警世通言

警世通言
Author: Menglong Feng
Pages: 401,215 Pages
Audio Length: 5 hr 34 min
Languages: zh

Summary

Play Sample

  今日也是蘇知縣合當有事,恰好侍能的船空閒在家。徐能正在岸上尋主顧,聽說官船發漏,忙走來看,看見皿上許多箱籠囊筐,心中早有七分動人。結未又走個嬌嬌滴滴少年美貌的奶奶上來,徐能是個貪財好色的都頭,不覺心窩發癢,眼睛裡迸出人來。又見蘇勝搬運行李,料是僕人,在人叢中將蘇勝背後衣袂一扯。蘇勝回頭,徐能陪個笑肚問道:「是那裡去的考爺,莫非要換船麼?」蘇勝道:「家老爺是新科進土,選了蘭溪縣知縣,如今去到任,因船發了漏,權時上岸,若就有個好船換得,省得又落主人家/徐能指著河裡道:「這山東王尚書府中水牌在上的,就是小人的船,新修整得好,又堅固又乾淨。慣走浙直水路,水手又都是得力的。今晚若下船時,明早祭了神福,等一陣順風,不幾日就吹到了。」蘇勝歡喜,便將這話莫知家主。蘇知縣叫蘇勝先去看了艙口,就議定了船錢。因家眷在上,下許搭載一人。徐能俱依允了。當下先秤了一半船錢,那一半直待到縣時找足。蘇知縣家眷行李重複移下了船。徐能慌忙去尋那一班下做好事的幫手,趙三等都齊了,只有翁范二人下到。買了神福,正要開船,岸上又有一個漢子跳下船來道:「我也相幫你們去!」侍能看見,呆了半晌。原來徐能有一個兄弟,叫做徐用,班中都稱為徐大哥,徐二哥。真個是「有性善有性下善」,徐能慣做私商,徐用偏好善。但是徐用在船上,徐能要動手腳,往往被兄弟阻住,十遍到有八九遍做不成,所以今日徐能瞞了兄弟下去叫他。那棟用卻自有心,聽得說有個少年知縣換船到任,寫了哥子的船,又見哥哥去喚這一班如狼似虎的人,下對他說,心下有些疑惑,故意要來船上相幫。徐能卻怕兄弟阻擋他這番穩善的生意,心中嘿嘿不喜。正是:注渭自分清共濁,甭獲不混臭和香。

  卻說蘇知縣臨欲開船,又見一個漢子趕將下來,心中到有些疑慮,只道是趁船的,叫蘇勝:「你問那方才來的是甚麼人屍蘇勝去問了來,回復道:「船頭叫做徐能,方才來的叫做徐用,就是徐能的親弟。」蘇知縣想道,「這便是一家了/是日開船,約有數裡,徐能就將船泊岸,說道:「風還不順,眾弟兄且吃神福酒。」徐能飲酒中間,只推出恭上岸,招兄弟作用對他說道:「我看蘇知縣行李沉重,不下乾金,跟隨的又止一房家人,這場好買賣不可挫過,你卻不要阻擋我。」徐用道:「哥哥,此事斷然不可!他若任所回來,盈囊滿芭,必是畝贓所致,下義之財,取之無礙。如今方才赴任,不過家中帶來幾兩盤費,那有千金?況且少年科甲;也是天上一位墾宿,哥哥若害了他,天理也不容,後來必然懊悔。」待能道:「財彩到不打緊,還有一事,好一個標緻奶奶!你哥正死了嫂嫂,房中沒有個得意掌家的,這是天付姻緣,兄弟這番須作成做哥的則個!」徐用又道:「從來『相女配夫,既是奶奶,必然也是宦家之女,把他好夫好婦拆散了,強逼他成親,到底也下和順,此事一發不可。」這裡兄弟二人正在卿卿吵吱,船艄上趙三望見了,正不知他商議甚事,一跳跳上岸來,徐用見趙三上岸,洋洋的到走開了。趙三間徐能:「適才與二哥說甚麼?」徐能附耳述了一遍。趙三道:「既然二哥下從,到不要與他說了,只消兄弟一人便與你完成其事。今夜須如此如此,這般這般。」徐能大喜道:「下在叫做趙一刀。」原來趙三為人粗暴,動下動白誇道:「我是一刀兩段的性子,不學那黏皮帶骨。」固此起個異名,叫做趙一刀。當下眾人飲酒散了,權時歇息。看看天晚,蘇知縣夫婦都睡了,約至一更時分,聞得船上起身,收拾篷索。叫蘇勝問時,說道:「江船全靠順風,趁這一夜鳳使去,明早便到南京了。老爺們睡穩莫要開口,等我自行。」那蘇知縣是北方人,不知水面的勾當。聽得這話,就不問他了。

  卻說徐能撐開船頭,見風色不順,正中其意,拽起滿篷,倒使轉向黃夭蕩去。那黃天蕩是極野去處,船到蕩中,四望無際。姚大便去拋鐵錨,楊辣嘴把定頭艙門口,沈鬍子守舵,趙三當先提著一口潑風刀,徐能手執板斧隨後,只不叫徐用一人。卻說蘇勝打鋪睡在艙口,聽得有人椎門進來,便從被窩裡鑽出頭向外張望,趙三看得真,一刀砍去,正劈著脖子,蘇勝只叫得一聲「有賊!」又復一刀砍殺,拖出艙矚.向水裡掉下去了。蘇勝的者婆和衣唾在那裡,聽得嚷,摸將出來,也被徐能一斧劈倒。姚大點起火把,照得艙中通亮。慌得蘇知縣雙膝跪下,叫道:「大王,行李分毫不要了,只求饒命!」徐能道:「饒你不得!」舉斧照頂門砍下,卻被一人攔腰抱住道:「使不得!」卻便似:秋深逢赦至,病篤遏仙來!

  你道是誰?正是徐能的親弟徐用。曉得眾人動撢,下乾好事,走進艙來,卻好抱住了哥哥,扯在一邊,不容他動手。徐能道/兄弟,今日騎虎之勢,罷不得手了。」徐用道:「他中了一場進士,不曾做得一日官,今日劫了他財帛,占了他妻小,殺了他家人,又教他刀下身亡,也忒罪過/侍能道:「兄弟,別事聽得你,這一件聽不得你,留了他便是禍根,我等性命難悍,放了手!」徐用越抱得緊了,便道:「哥哥,既然放他不得,拋在湖中,也得個全屍而死。」徐能道:「便依了兄弟言語/徐用道:「哥哥撇下手中凶器,兄弟方好放手。」徐能果然把板斧撇下,徐用放了手。徐能對蘇知縣道:「免便免你一斧,只是鬆你不得。」便將棕纜捆做一同,如一隻餛飩相似,向水面撲通的抑將下去,眼見得蘇知縣不活了。夫人鄭氏只叫得苦,便欲跳水。徐能那裡容他,把艙門關閉,撥回船頭,將篷扯滿,又使轉來。原來江湖中除了頂頭大逆風,往來都使得篷。

  儀真至邵伯湖,不過五十餘里,到天明,仍到了五壩曰上。徐能回家,喚了一乘肩輿,教管家的朱婆先扶了奶奶上轎,一路哭哭啼啼,竟到了涂能家裡。徐能分付朱婆:「你好生勸慰奶奶,到此地位,不由不順從,不要愁煩。今夜芳肯從順,還你終身富貴,強似跟那窮官。』說得成時,重重有賞,」朱婆領命,引著奶奶歸房。徐能叫眾人將船中箱寵,盡數搬運上岸,打開看了,作六分均分。殺倒一口豬,燒利市紙,連翁鼻涕、范剝皮都請將來,做慶賀筵席。作用心中甚是不忍,想著哥哥不仁,到夜來必然去逼蘇奶奶,若不從他,性命難保?芳從時,可不壞了他名節。雖在席中,如坐什氈。眾人大酒大肉,直吃列夜。徐用心生一計,將大折碗滿斟熱酒,碗內約有斤許。徐用捧了這碗酒,到徐能面前跪下。徐能慌忙來攙道:「兄弟為何如此?」徐用道:「夜來船中之事,做兄弟的違拗了兄長,必然見怪。苫果然不怪,可飲兄弟這匝酒。」徐能雖是強盜,弟兄之間,到也和睦,只恐作用疑心,將酒一飲而盡。眾人見徐用勸了酒,都起身把盞道/今日涂大哥娶了新嫂,是個人喜,我等一人慶一杯,」此時徐能七八已醉,欲椎不飲。眾人道,「徐二哥是弟兄,我們異姓,偏不是弟兄?」待能被纏不過,只得每人陪過,吃得酪阿大醉。

  徐用見哥哥坐在椅上打瞌睡,只推出恭,提個燈籠,走出大門,從後門來,門卻鎖了。徐用從盾上跳進屋裡,將後門鎖裂仟,取燈籠藏了。廚房下兩個丫頭在那裡燙酒,徐用不顧,逕到房前。只見房門掩著,裡面說話聲響,徐用側耳而聽,卻是朱婆勸鄭夫人成親,正不知勸過幾多言語了,鄭夫人下允,只是啼哭。朱婆道:「奶奶既立意不順從,何不就船中尋個自盡?今日到此,那裡有地孔鑽去?」鄭夫人哭道:「媽媽,不是奴家貪生俯死,只為有九十月身孕在身,若死了不打緊,我丈夫就絕後了。」朱婆道:「奶奶,你就生下兒女來,誰客你存留?者身又是婦道家,做不得程嬰扦日,也是枉然。」徐用聽到這句話,一腳把房門踢開,嚇得鄭夫人動不附體,連朱婆也都慌了。徐用道:「不要忙,我是來救你的。我哥哥已醉,乘此機會,送你出後門去逃命,異日相會,須記的下干我徐用之事。」鄭夫人叩頭稱謝。朱婆因說了半日,也十分可憐鄭夫人,情厄與他作伴逃走,徐用身邊取出十兩銀子,付與朱婆做盤纏,引二人出後門,又送了他出了大街,矚付「小心在意」,說罷,自去了。好似:捶碎五寵飛採風,掣開金鎖走蚊龍。

  單說朱婆與鄭夫人尋思黑夜無路投奔,信步而行,只揀僻靜處走去,顧不得鞋弓步窄,約行十五六裡,蘇奶奶心中著忙,到也下怕腳痛,那朱婆卻走不動了。沒奈何,彼此相扶,又捱了十餘里,天還未明。朱婆原有個氣急的症候,走了許多路,發喘起來,道:「奶奶,不是老身有始無終,其實寸步難移,恐怕反拖累奶奶。且喜天色微明,奶奶前去,好尋個安身之處。老身在此處途路還熟,下消掛念。」鄭夫人道:「奴家患難之際,只得相擬了,只是媽媽遇著他人,休得漏了奴家消息!」朱婆道:「奶奶尊便,老身不誤你的事/鄭夫人才口得身,朱婆歎口氣想道/沒處安身,索性做個乾淨好人。」望著路旁有口義並,將一雙舊鞋脫下,投井而死。鄭夫人眼中流淚,只得前行。

  又行了十里,共三十餘里之程,漸覺腹痛難忍。此時天色將明,望見路傍有一茅庵,其門尚閉。鄭夫人叩門,意欲借庵中暫歇。庵內答應開門。鄭夫人抬頭看見,驚上加驚,想道:「我來惜了!原來是僧人,聞得南邊和尚們最不學好,躲了強盜,又撞了和尚,卻不晦氣。千兀萬兀,左右一死,且進門觀其動靜。」那僧人看見鄭夫人豐姿服色,不像個以下之人,甚相敬重,請入淨室間訊。敘話起來,方知是尼僧。鄭夫人方才心定,將黃天蕩遏盜之事,敘了一遍。那老尼姑道:「奶奶暫住幾日不妨,卻不敢久留,恐怕強人訪知,彼此有損……」說猶未畢,鄭夫人但痛,一陣緊一陣。老尼年逾五十,也是半路出家的,曉得些道兒,間道:「奶奶這痛陣,到像要分娩一般?」鄭夫人道:「實不相瞞,奴家懷九個月孕,因昨夜走急了路,肚疼,只怕是分娩了。」老尼道:「奶奶莫怪我說,這裡是佛地,不可污穢。奶奶可在別處去,不敢相留。鄂夫人眼中流淚,哀告道:「師父,慈悲為本,這十方地面不留,教奴家更投何處?想是蘇門前世業重,今日遭此冤劫,不如死休!」老尼心慈道:「也罷,庵後有個廁屋,奶奶若沒處去,權在那廁屋裡住下,等生產過了,進庵未遲。」鄭夫人出於無奈,只得捧著腹肚,走到庵後廁屋裡去。雖則廁屋,喜得下是個露坑,到還乾淨。鄭夫人到了屋內,一連幾陣緊痛,產下一個孩兒。老尼聽得小兒啼哭之聲,忙走來看,說道:「奶奶且喜平安。只是一件,母子不能井留。若留下小的,我與你托人撫養,你就休住在此;你若要住時,把那小官人棄了。不然佛地中啼啼哭哭,被人疑心,查得根由,又是禍事。

  壞夫人左思右量,兩下難捨,便道:「我有道理。」將自己貼肉穿的一件羅衫脫下,包裹了孩兒,拔下金鋇一股,插在孩兒胸前,對天拜告道:「夫主蘇雲,倘若下該絕後,願天可憐,遣個好人收養此兒。」祝罷,將孩兒遞與老尼,央他放在十字路口。老尼念聲「阿彌陀佛」,接了孩兒,走去約莫半里之遙,地名大柳村,撇於柳樹之下。分明路側重逢棄,疑是空桑再產伊。老尼轉來,回復了鄭夫人,鄭夫人一愉幾死。老尼勸解,自不必說。老尼淨了手,向佛前念了血盆經,送湯送水價看覷鄭夫人。鄭夫人將隨身管洱手鍘,盡數解下,送與老尼為陪堂之費。等待滿月,進庵做下道姑,拜佛看經。過了數月,老尼恐在本地有是非,又引他到當涂縣慈湖老庵中潛住,更不出門,下在話下。

  卻說涂能醉了,匠在椅上,直到五鼓方醒。眾人見主人酒醉,先已各散去訖。徐能醒來,想起蘇奶奶之事,走進房看時,卻是個空房,連朱婆也不見了。叫丫攫間時,一個個目睜口呆,對答不出。看後門大開,情知走了,雖然不知去向,也少不得追趕。料他不走南路,必走北路,望僻靜處,一直追來。也是天使其依/一逕走那蘇奶奶的舊路,到義井跟頭,看見一雙女鞋,原是他先前老婆的舊鞋,認得是朱婆的。疑猜道/難道他特地奔出去,到於此地,舍得性命/巴著井欄一望,黑洞洞地,不要管他,再趕一程。又行十餘里,已到大柳村前,上無蹤跡。正欲回身,只聽得小孩子嬰響,走上一步看時,鄧大柳樹之下一個小孩兒,且是牛得端正,懷間有金包一股,正下知什麼人撇下的。心中暗想/我徐能年近四十,尚無子息,這不是皇天有眼,賜與我為嗣廣輕輕抱在懷裡,那孩兒就不哭了。徐能心下十分之喜,也不想追趕,抱了孩子就回。到得家中,想姚大的老婆,新育一個女兒,未兒.且死了,正好接奶。把召卜股鉸子,就做賞錢,賞了那婆娘,教他好生喂乳,「長大之時,我自看顧你。」有詩為證。

    插下薔荷有刺藤,養成乳虎自傷生。

    幾人不識天公巧,種就殃苗侍長成。

  話分兩頭。再說蘇知縣被強賊抑入黃天蕩中,自古道:「死生有命」,若是命不該活,一千個也休了,只為蘇知縣後來還有造化,在水中半沉半浮,直污到向水閘邊。恰好有個徽州客船,泊於閘口。客人陶公夜半正起來撒溺,覺得船底下有物,叫水手將篙摘起,卻是一個人,渾身捆縛,心中駭異,不知是死的活的?正欲椎去水中、有這等異事;那蘇知縣在水中浸了半夜,還下曾兀,開口道:「救命!救命!」陶公見是活的,慌忙解開繩索,將姜湯灌醒,間其緣故。蘇知縣備細告訴,被山東王尚書船家所劫,如今待往上司去告理。陶公是本分生理之人,聽得說要與山東正尚書家打官司,只恐連累,有懊悔之意。蘇知具看見顏色變了,怕不相容,便改口道/如今盤費一空,文憑又失,此身無所著落,倘有安身之處,再作道理。」陶公道:「先生休怪我說,你若要去告理,在下不好管得閒事:若只要十安身之處,敝村有個市學,倘肯相就,權莊幾時,」蘇知縣道。「多謝!多謝/陶公取些乾衣服,教蘇知縣換了,帶回家中。這村名雖喚做三家村,共有十四五家,每家多有兒女上學,卻是陽公做領袖,分派各家輪流供給,在家教學,下放他出門。看官牢記著,那蘇知縣自在村中教學,正是:未司社稷民人事,權作之乎者也師。

  卻說蘇老夫人在家思念兒子蘇雲,對次子蘇雨道:「你哥哥為官,一去三年,杏無音信,你可念手足之情,親往蘭溪任所,討個音耗回來,以慰我懸懸之望。」蘇雨領命,收拾包裹,陸路短盤,水路搭船,下則一月,來到蘭溪。那蘇雨是樸實莊家,下知委曲,一逕走到縣裡。值知縣退衙,來私宅門口敲門。守門皂隸急忙攔住,間是甚麼人。蘇而道:「我是知縣老爺親屬,你快通報,」皂隸道,」大爺好利害,既是親屬,可通個名姓,小人好傳雲板。」蘇雨道:「我是蘇爺的嫡親兄弟,特地從啄州家鄉而來。」皂隸兜臉打一陣,罵道/見鬼,大爺自姓高,是江西人,牛頭下對馬嘴!」正說間,後堂又有幾個閒蕩的公人聽得了,走來帶興,罵道:「那裡來這光棍,打他出去就是。」蘇雨再三分辨,那個聽他。正在那裡七張八嘴,東扯西拽,驚動了衙內的高知縣,開私宅出來,問甚緣由。

  蘇雨聽說大爺出衙,睜眼看時,卻不是哥哥,已自心慌,只得下跪享道:「小人是北直隸汀州蘇雨,有親兄蘇雲,於三年前,選本縣知縣,到任以後,杏無音信。老母在家懸望,特命小人不遠千里,來到此間,何期遇了恩相。恩相既在此榮任,必知家兄前任下落。」高知縣慌忙扶起,與他作揖,看坐,說道/你令兄向來不曾到任,吏部只道病故了,又將此缺補與下官。既是府上都沒消息,不是巨舟,定是遭寇了。若是中途病亡,豈無一人回籍什蘇雨聽得嬰將起來道:「老母之中懸念,只望你衣錦還鄉,誰知死得不明下白,教我如何回召老母1」高知縣旁觀,未免同袍之情,甚不過意,寬慰道:「事已如此,足下休得煩惱。且在敝治寬住一兩個月,待下官差人四處打聽令兄消息,回府未遲。一應路費,都在下官身上/便分付門子,於庫房取書儀十兩,送與蘇雨為程敬,著一名皂隸送蘇二爺千城隍廟居住。蘇雨雖承高公美意,心下痛苦;晝夜啼哭,住了半月,忽感一病,服藥不癒,嗚呼哀哉。未得兄弟生逢,又見娘兒死別。高知縣買棺親往殯殮,停樞於廟中,分付道士,小心看視。下在話下。

  再說徐能,自抱那小孩兒回來,教姚大的老婆做了乳母,養為己子。俗語道:「只愁不養,下愁不長。」那孩子長成六歲,聰明出眾,取名徐繼祖,上學攻書。十三歲經書精通,游庫補反。十五歲上登科,起身會試。從汀州經過,走得乏了,下馬歇腳。見一老婆婆,面如秋葉,發若銀絲,自提一個磁瓶向井頭汲水。徐繼祖上前與婆婆作揖,求一匝清水解渴。老婆婆老眼匠骯,看見了這小官人,清秀可喜,便囹他家裡吃茶。徐繼祖道:「只怕老娘府上路遠!」婆婆道:「十步之內,就是老身舍下。「繼祖真個下馬,跟到婆婆家裡,見門庭雖象舊家,甚是冷落。後邊房屋都被火焚了,瓦礫成堆,無人收拾,止剩得廳房三問,將土牆隔斷。左一間老婆婆做個臥房,右一間放些破傢伙,中間雖則空下,傍邊供兩個靈位,開寫著長兒蘇雲,次兒蘇雨。廳側邊是個耳房,一個老婢在內燒火。老婆婆請小官人於中間坐下,自己陪坐。喚老婢潑出一盞熱騰騰的茶,將托盤托將出來道:「小官人吃茶。」老婆婆看著小官人,目不轉睛,不覺兩淚交流。徐繼祖怪而問之。老婆婆道:「者身七十八歲了,就說錯了句言語,料想郎君不怪。」徐繼祖道:「有活但說,何怪之有!」老婆婆道:「官人尊姓?青春幾歲廣徐繼祖敘出姓名,年方一十五歲,個科僥幸中學,赴京會試。老婆婆屈拾暗數了一回,撲飯狡淚珠滾一個下住。徐繼祖也不覺慘然道:「婆婆如此哀楚,必有傷心之事!」老婆婆道:「老身有兩個兒子,長予蘇雲,叨中進士,職受蘭溪縣尹,十五年前,同著媳婦赴任,一去杏然。者身又遣次男蘇雨來往任所體探,連蘇雨也下回來。後來聞人傳說,大小兒喪千江盜之手,次兒沒於蘭溪。老身痛苦無伸,又被鄰家夫人,延燒臥室。老身和這婢子兩口,權住這幾間屋內,坐以待死。適才偶見郎君面貌與蘇雲無二,又剛是十五歲,所以老身感傷下已。今日大色已晚,郎君若下嫌貧賤,在草舍權住一晚,吃老身一召素飯。」說罷又哭。徐繼祖是個慈善的人,也是天性自然感動,心啊到可憐這婆婆,也不忍別去,就含住了。老婆婆宰雞煮煩,管待徐繼祖。敘了二三更的後,就留在中間歇息。

  次早,老婆婆起身,又留吃了早飯,臨去時依依不捨,在破箱子內取出一件不曾開折的羅杉出來相贈,說道:「這衫是老身親手做的,男女衫各做一件,卻是一般花樣。女衫把與兒婦穿去了,男衫因打括時被燈煤落下,燒廠領上一個孔。老身嫌不吉利,下曾把與亡兒穿,至今老身收著。今日老身見了郎君,就如見我蘇雲一般。郎君受了這件衣服,倘念老身衰暮之景,來年春鬧得第,衣錦還鄉,是必相煩,差人於蘭溪縣打聽蘇雲、蘇雨一個實信見報,老身死亦瞑目。」說罷放聲痛哭。徐繼沮役來由,不覺也掉下淚來。老婆婆送了徐繼祖上馬,哭進屋去了。

  徐繼祖不勝傷感。到了京師,連科中了二甲進士,除授中書。朝中大小官員,見他少年老成,諸事歷練,甚相敬重。也有打聽他未娶,情願賠了錢,送女兒與他做親。徐繼祖為不曾莫命父親,堅意推辭。在京二年,為急缺風憲事,選授監字御史,差往南京刷卷,就便回家省親歸娶,剛好一十九歲。徐能此時已做了大爺,在家中耀武揚威,甚是得志。正合著古人丙句:常將冷眼觀螃蟹,看你橫行得幾時?

  再說部氏夫人在慈湖尼庵,一住十九年,不曾出門。一日照鏡,覺得龐兒非舊,潛然淚下。想道:「殺夫之仇未報,孩兒又不知生死,就是那時有人收留,也不知落在誰手?住居何鄉?我如今容貌樵瘦,又是道姑打扮,料無入認得。況且吃了這幾年安逸茶飯,定吝庵中,心中過意不去。如今不免出外托缽,一來也幫貼庵中,二來往儀真一路去,順便打聽孩兒消息。常言『大海洋萍,也有相逢之日』,或者無可憐,有近處人家拾得,撫養在波,母子相會,對他說出根由,教他做個報仇之人,卻不了卻心願!」當下與老尼商議停妥,托了缽盂,出庵而去。

  一路抄化,到於當涂縣內,只見沿街搭彩,迎接刷卷御史徐爺。鄭夫人到一家化齋,其家乃是裡正,辭道:「我家力接」自一.事,甚是匆忙,改日來佈施罷!」卻有間壁一個人家,有女眷閒立在門前觀看搭彩,看這道姑,生得十分精緻,年也卻不甚長,見化不得齋,便去叫喚他。鄭氏聞喚,到彼問訊過了。那女眷便延進中堂,將素齋款待,間其來歷。鄭氏料非賊黨,想道:「我若隱忍下說,到底終無結未。」遂將十九年前苦情,數一致二,告訴出來。誰知屏後那女眷的家長伏著,聽了半日,心懷下平,轉身出來,叫道姑:「你受恁般冤苦,見今刷卷御史到任,如何不去告狀申理?」鄭氏道:「小道是女流,幼未識字,寫不得狀詞。」那家長道:「要告狀,我替你寫。」便去買一張三尺三的綿紙,從頭至尾寫道:   告狀婦鄭氏,年四十二歲,系直隸琢州籍貫。夫蘇雲,由進士選授浙江蘭溪縣尹。於某年相隨赴任,路經儀真,因船漏過載。豈期船戶積盜徐能,糾伙多人,中途劫夫財,謀夫命,叉欲好騙氏身。氏幸逃出,庵中潛躲,迄今一十九年,沉冤無雪。徐盜見在五壩街住。懇乞天台捕獲正法,生死銜恩,激切上告!

  鄭氏收了狀子,作謝而出。走到接官亭,徐御史正在寧大道周兵備船中答拜,船頭上一清如水。鄭氏不知利害,逕蹌上船。管船的急忙攔阻,鄭氏便叫起屈來。徐爺在艙中聽見,也是一緣一會,偏覺得音聲淒修,叫巡浦官接進狀於,同周兵備觀看。不看猶可,看畢時,唬得徐臼史面如上色,屏去從人,私向周兵備請教:「這婦人所告,正是老父,學生欲侍不准他狀,又恐在別衙門告理。」周兵備呵呵大笑道:「先生大人,正是青年,不知機變,此事亦有何難?可分付巡捕官帶那婦人明日孿院中審問。到那其間,一頓板子,將那婦人敲死,可不絕了後患/徐御史起身相謝道:「承教了/辭別周兵備,分付了巡捕官說話,押那告狀的婦人,明早帶進衙門面審。當下回察院中安歇,一夜不睡。想道:「我父親積年為盜,這婦人所告,或是真情。當先劫財殺命,今日又將婦人打死,卻不是冤上加冤1若是不打殺他時,又不是小可利害。」摹然又想起三年前百州遇見老嶇,說兒子蘇雲彼強人所算,想必就是此事了。又想道:「我父親劫掠了一生,不知造下許多冤業,有何陰德,積下兒子科第?我記得小時上學,學生中常笑我不是親生之子,正不知我此身從何而來?此事除非奶公姚大知其備細。、乙生一計,寫就一封家書,書中道:「到任忙促,不及回家,特地迎接父叔諸親,南京衙門相會。路上乏人伏侍,可先差奶公姚大來當涂千石驛,莫誤,莫誤!」次日開門,將家書分付承差,送到儀真五壩街上大爺親拆。巡捕官帶鄭氏進衙。徐繼祖見了那鄭氏,下由人心中慘然,略間了兒句言語,就間道:「那婦人有兒子沒有?如何自家出身告狀廣鄭氏眼中流淚,將庵中產兒,並羅衫包裹,和金包一股,留於大柳村中始未,又備細說了一遍,侍繼祖委決不下,分付鄭氏:「你且在庵中暫住,待我察訪強盜著實,再來喚你。」鄭氏拜討去了。徐繼祖起馬到千石驛住下,等得奶公姚大到來。

  日間無話,直至黃昏深後,喚姚大至於臥榻,將好言撫慰,間道:「我是誰人所生?姚大道:「是大爺生的。」再三盤間,只是如此。徐爺發怒道:「我是他生之子,備細都已知道。你若說得明白,念你妻子乳哺之恩,免你本身一刀。若下說之時,發你在本縣,先把你活活敲死!」姚大道。「實是大爺親生,小的不敢說謊。」涂爺道:「黃夭蕩打劫蘇知縣一事,難道你不知,「大又不肯明言。徐爺大怒,便將憲票一幅,寫下姚大名字,上去當涂縣打一百討氣絕繳。姚大見土了憲票,著了忙,連忙磕頭道/小的願說,只求老爺莫在大爺面前泄漏。」徐爺道:「凡享有我做主,你不須懼怕!」姚大遂將打劫蘇知縣分謀蘇奶奶為妻,及大柳樹下抬得小孩子回家,教老婆接奶,備細說了一遍。徐爺又問道:「當初裹身有羅衫一件,又有金鈕一股,如今可在/姚大道:「羅衫上染了血跡,洗下淨,至今和金包留在。」此時徐爺心中已自了然,分付道:「此事只你我二人知道,明早打發你口家,取了伊子、羅衫,星亡到南京衙門來見我。」姚大領命自去。徐爺次早,一面差官,」將盤纏銀兩好生接取慈讕庵鄭道姑到京中來見我。,一面發牌起程,往南京到任。正是:少年科第榮如錦,御史威名猛似雷。

  且說蘇雲知縣在三家村教學,想起十九年前之事,老母在家,音信隔絕,妻房鄭氏懷孕在身,不知生死下落,日夜優惶。將此情告知陶公,欲到儀真尋訪消息。陽公苦勸安命,莫去惹事。蘇雲乘清明日各家出去掃墓,乃寫一謝帖留在學館之內,寄謝陶公,收拾了筆呈出門。一路賣字為生,行至常州烈帝廟,日晚投宿。夢見烈帝廟中,燈燭輝煌,自己拜禱求籤,籤語云:     陸地安然水面凶,一林秋葉遇狂風。

    要知骨肉團圓日,只在金陵府中。

  五更醒來,記得一字不忘,自家暗僅道:「江中被盜遼救,在山中住這幾年,首句『陸地安然水面凶』已自應了。「一林秋時遏狂風』,應了骨肉分飛之象,難道還有團圓日子?金陵是南京地面,御史衙門號為乏府。我如今不要往儀真,逕到南都御史衙門告狀,或者有伸冤之日。」天明起來,拜了神道,討其一管,「若該往南京,乞賜聖管。」擲下果然是個聖管。蘇公歡喜,出了廟門,直至南京,寫下一張詞狀,到操江御史衙門去出告,狀云:   告狀人蘇雲,直隸環州人,乖中某科進士。初選蘭溪知縣,攜家赴任,行至儀真。禍因舟漏,重僱山東王尚書家船隻過載。豈期舟子徐能、徐用等,慣於江洋打劫。夜半移船僻處,縛雲拋水,幸遇救兔,教授餬口,行李一空,妻僕不知存亡。勢宦養盜,非天莫剿,上告!

  那操江林御史,正是蘇爺的同年,看了狀詞,甚是憐們。即刻行個文書,知會山東撫按,著落工尚書身上要強盜徐能、徐用等。剛剛發了文書,刷卷御史徐繼祖來拜。操院偶然敘及此事。徐繼祖有心,別了操院出門,即時叫聽事官已」將操院差人喚到本院衙門.有話分付。」徐爺回衙門,聽事官喚到澡院差人進衙磕頭,享道:「老爺有何分付?」徐爺道:「那工尚書船上強盜,本院已知一二。今本院賞你盤纏銀二兩,你可暫停兩三日,待本院喚你們時,你可便來,管你有處緝拿真贓真盜,不須到山東去得,」差人領命去了。少頃,門上通報大爺到了。徐爺出迎,就有局躇之意。想著養育教訓之恩,恩怨也要分明,今日且盡個禮數。當下差官往河下接取到衙。原來侍能、徐用起身時,連這一班同伙趙三、翁鼻涕、楊辣嘴、范剝皮、沈胡於,都倚仗通家兄弟面上,備了百金賀禮,一齊來慶賀徐爺,這是天使其然,自來投死。姚大先進衙磕頭。徐爺教請大爺、二爺到衙,鋪氈拜見。徐能端然而受。次要拜徐用,侍用抵死推辭,下肯要徐爺下拜,只是長揖。趙三等一伙,向來在徐能家,把徐繼租當做子姪之輩,今日高官顯記,時勢不同,趙三等口稱「御史公」,徐繼祖口稱「高親」,兩下賓主相見,備飯款待。

  至晚,徐繼祖在書房中,密喚姚大,討他的金權及帶血羅衫看了。那羅衫花樣與汀州老婆婆所贈無二。「那老婆婆又說我的面龐與他兒子一般,他分明是我的祖母,那慈湖庵中道姑是我親娘,更喜我爺下死,見在此間告狀,骨肉團圓,在此一舉。

  次日大排筵宴在後堂,管待徐能一伙七人,大吹大擂介飲酒。徐爺只推公務,獨自出堂,先教聚集民壯快手五六十人,安排停當,聽候本院揮扇為號,一齊進後堂汕拿六盜。又喚操院公差,快快請告狀的蘇爺,到行門相會。下一時,蘇爺到了,一見徐爺便要下跪。徐爺雙手扶住,彼此站立,問其情節,蘇爺含淚而語。徐爺道:「老先生休得愁煩,後堂有許多貴相知在那裡,請去認一認!」蘇爺走入後堂。一者此時蘇爺青衣小帽,二者年遠了,三者出其不意,徐能等已下認得蘇爺了。蘇爺時到在念,到也還認得這班人的面貌,看得仔細,吃了一驚,倒身退出,對待爺道:「這一班人,正是船中的強盜,為何在此?」徐爺且不回活,舉扇一揮,五六十個做公的蜂擁而入,將徐能等七人,一齊捆縛。徐能大叫道:「繼祖孩兒,救我則個!徐爺罵道:「死強盜,誰是你的孩兒?你認得這位十九年前蘇知縣老爺麼?」徐能就罵徐用道:「當初下聽吾言,只叫他全屍而兀,今日悔之何及!」又叫姚大出來對證,各各無言。徐爺分付巡捕官:「將這八人與我一總發監,明日本院自備文書,送到操院衙門去。

  發放已畢,分付關門。請蘇爺復入後堂。蘇爺看見這一伙強賊,都在酒席上擒拿,正不知甚麼意故。方欲待請間明白,然後叩謝。只見徐爺將一張交椅,置於面南,請蘇爺上坐,納頭便拜。蘇爺慌忙扶住道:「老大人素無一面,何須過謙如此?徐爺道:「愚男一向不知父親蹤跡,有失迎養、望乞恕不孝之罪!」蘇爺還說道:「老大人不要錯了!學生並無兒子,」徐爺道:「下孝就是爹爹所生,如下信時,有羅衫為證。」徐爺先取琢州老婆婆所贈羅衫,遞與蘇爺,蘇爺認得領上燈煤燒孔道:「此衫乃老母所制,從何而得?」徐爺道:「還有一件。又將血漬的羅衫,及金釩取來。蘇爺觀看,又認得:「此敘乃吾妻首飾,原何也在此?」徐爺將訂州遇見老母,及彩石驛中道姑告狀,並姚大招出情由,備細說了一遍。蘇爺方才省悟,抱頭而哭。事有湊巧,這裡恰才文子相認,門外傳鼓報道:「慈湖觀音庵中鄭道姑已喚到。」侍爺忙教請進後堂。蘇爺與奶奶別了一十九年,到此重逢。蘇爺又引孩兒拜見了母親。痛定思痛,夫妻母子,哭做一堆,然後打掃後堂,重排個慶賀筵席。正是:樹老抽枝重茂盛,雲開見月倍光明。

  次早,南京五府六部六科十三道,及府縣官員,聞知徐爺骨肉團圓,都來拜賀。操江御史將蘇爺所告擴詞,奉還徐爺,聽其自審。徐爺別了列位官員,分付手下,取大毛板伺候。於監中弔出眾盜,一個個腳鐐手扭,跪於階下。徐爺在徐家生長,已熟知這班凶徒殺人劫財,非止一事,不消拷間。只有徐用平昔多曾諫訓,且蘇爺夫婦都受他活命之恩,叮囑兒子要出脫他。徐爺一筆出豁了他,趕出衙門。作用拜謝而去。山東工尚書遙遠無乾,下須椎究。你能、趙三首首惡,打八十。楊辣喝、沈胡於在船上幫助,打六十。姚大雖也在船丘出尖,其妻有乳哺之恩,與翁鼻涕、范剝皮各只打四十板。雖有多寡,都打得皮開肉綻,鮮血迸流。姚大受痛不過,叫道:「老爺親許免小人一刀,如何失信?」徐爺又兔十板,只打三十。打完了,分付收監。徐爺退於後堂,請命於父親,草下表章,將此段情由,具奏天子,先行出姓,改名蘇泰,取否極泰來之義。次要將堵賊下時處決,各賊家財,合行籍沒為邊儲之用。表尾又說:「臣父蘇雲,工甲出身,一官未赴,十九年患難之餘,宦情已淡。臣祖母年逾八袁,獨屠故裡,未知存亡。臣年十九未娶,繼把無望。懇乞天恩給假,從臣父暫歸州,省親歸娶。」云云。奏章已發。

  此時徐繼祖已改名蘇泰,將新名寫帖,遍拜南京各行門,又寫年姪帖子,拜謝了操江林御史。又記著祖母言語,寫書差人往蘭溪縣查問蘇雨下落。蘭溪縣差人先來回報,蘇二爺十五年前曾到,因得病身死。高知縣殯殮,棺寄在城隍廟中。蘇爺父子痛哭一場,即差的當人,帝了盤費銀兩,重到蘭溪,十水路僱船裝載二爺靈楓回汾州祖墳女葬。下一日,奏章准了下來、一一依准,仍封蘇泰為御史之職,欽賜父於馳驛還鄉。刑部請蘇爺父子同臨法場監斬諸盜。蘇泰預先分付獄中,將姚大縊死,全屍也算免其一刀。徐能歎口氣道:「我雖不曾與蘇奶奶成親,做了三年太爺,死亦甘心了。」各盜面面相覷,延頸受死。但見:   兩聲破鼓響,一棒碎鑼鳴。監斬官如十殿閻王,劊子手似飛天羅剎。刀斧劫來財帛,萬事皆空;江湖使盡英雄,一朝還報。森羅殿前,個個盡驚凶鬼至;陽間地上,人人都慶賦人亡!

  在先L本時,便有文書知會揚州府官,儀真縣官,將強盜六家,預先趕出人口,封鎖門戶、縱有主寶如111,都為官物。家家女哭兒啼,人離財散,自下必說。只有姚大的老婆,原是蘇御史的乳母。一步一哭,到南京來求見御史老爺。蘇御史圇有乳哺之恩,況且大夫已經正法,罪不及早。又恐奶奶傷心,不好收留,把五十兩銀子賞他為終身養生送死之資,打發他隨便安身。京中無事,蘇大爺辭廠年兄林操江。御史公別了各官起馬,前站打兩面金字牌:一面寫著「奉旨省親」,一面寫著「欽賜歸娶」。旗幡鼓吹,好不齊整,鬧嚷嚷的從揚州一路而回。道經儀真,蘇大爺甚是傷感,卻老夫人又對兒子說起朱婆投井之事,又說虧了庵中老尼。御吏公差地方訪問義井。居民有人說,十九年前,是曾有個兀屍,浮於井面。眾人撈起三日,無人識認,只得斂錢買館盛殮,埋千左近一箭之地。地方回復了,御史公備了祭禮,及紙錢冥錠,差官到義井墳頭,通名致祭,又將白金百兩,送與庵中老尼,另封白銀十兩,付老尼啟建道場,超度蘇二爺、朱婆及蘇勝夫婦亡靈。這叫做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蘇公父子親往拈香拜佛。

  諸事已畢,下一日行到山東臨清,頭站先到渡口驛,驚動了地方上一位鄉宦,那人姓王名貴,官拜一品尚書,告老在家。那徐能攬的山東王尚書船,正是他家。徐能盜情發了,操院拿人,鬧動了儀真一縣,工尚書的小夫人家屬,恐怕連累,都搬到山東,依老尚書居住。後來打聽得蘇御史審明,船雖尚書府水牌,止是租賃,王府並不知情。老尚書甚是感激。今日見了頭行,親身在渡口驛迎接。見了蘇公父於,滿口稱謝,設席款待。席上問及:「御史公欽賜歸娶,不知誰家老先兒的宅眷?」蘇雲答道:「小兒尚未擇聘。王尚書道:老夫有一末堂幼女,年方二八,才貌頗頗,倘蒙御史公不棄老朽,老夫願結絲蘿。」蘇大爺謙讓下遂,只得依允。就於臨清暫住,擇吉行聘成親,有詩為證:     月下赤繩曾絡足,何須射中雀屏目。

    當初恨殺尚書船,誰想尚書為眷屬。

  三朝以後,蘇公便欲動身,王尚書苦留。蘇大爺道:「久別老母,未知存亡,歸心己如箭矣!」王尚書不好擔閣。過了七日,備下千金妝耷,別起夫馬,送小姐隨夫衣錦還鄉。一路無話,到了汀州故居,且喜老夫人尚然清健,見兒子媳婦俱已半者,不覺感傷。又見孫兒就是向年汲水所遇的郎君,歡喜無限。當初只恨無子,今日抑且有孫。兩代甲科,僕從甚眾,;日居火焚之餘,安頓不下,暫借察院居住。起建御史第,府縣都來助工,真個是「不日成之。蘇雲在家,奉養大夫人直至九十分歲方終。蘇泰歷宮至坐堂都御史,夫人王氏,所生一子,將次十承繼為蘇雨之後,二子俱登第。至今閭裡中傳說蘇娜縣報冤唱本。後人有詩
    月黑風高浪拂揚,黃天蕩裡賊猖狂。
    平波往復皆天理,那見凶人壽命長?

第十二卷    范鰍兒雙鏡重圓

    簾捲水西樓,一曲新腔唱打油。     宿雨眠雲年少夢,休漚,且盡生前酒一匝。     明日叉登舟,卻指今宵是舊游。     同是他鄉淪落容,休愁!月子彎彎照幾州?

  這首詞未句乃借用吳歌成語,吳歌云:     月子彎彎照幾州?幾家歡樂幾家愁。

    凡家夫婦同羅帳,幾家飄散在他州。

  此歌山自南宋建炎年間,述民間離亂之苦。只為宣和失政,好佞專權,延至靖康,金虜凌城,擄了徽欽二帝北去。康王泥馬渡江,棄了汴京,偏安一隅,改元建炎。其時東京一路百姓懼怕韃虜,都跟隨車駕南渡。又被虜騎追趕,兵火之際,東逃西躲,不知拆散廠幾多骨肉!往往父子夫妻終身不復柏見,其中又有凡個散而複合的,民間把作新聞傳說。正是:
    劍氣分還合,荷珠碎復圓。
    萬般皆是命,半點盡由天!

  話說陳州存一人姓徐名信,自小學得一身好武藝,娶妻崔氏,頗有客色。家適豐裕,夫妻二人正好過活。卻被金兵入寇,二帝北遷,徐信共崔氏商議,此地安身不牢,收拾細軟家財,打做兩個包裹,夫妻各背了一個,隨著眾百姓曉夜奔走,行至虞城,只聽得背後喊聲振天,只道瓤虜追來,卻原來是南朝示敗的溃兵。只因武備久馳,軍無紀律。教他殺賊,一個個膽寒心駭,不戰自走。及至遇著平民,搶擄財帛於女,一般會場威耀武。徐信雖然有三分本事,那溃兵如山而至,寡不敵人,舍命奔走。但聞四野號哭之聲,回頭不見了崔氏。亂軍中無處尋覓,只得前行。行了數日,唄了口氣,沒奈何,只索罷了。

  行到賬陽,肚中饑渴,上一個村店,買些酒忻:原來離亂之時,店中也不比往昔,沒有酒賣了。就是飯,也不過是粗衍之物,又怕眾人搶奪,交了足錢,方才取出來與你充饑。徐信正在數錢,猛聽得有婦女悲泣之聲,事不關心,關心者亂,徐信區不數錢,急走出店來看,果見一婦人,單衣蓬首,露坐十地上:雖個是自己的老婆,年貌也相仿佛。徐信動了個側隱之心、以己度人,道:這婦人想也是遭難的。不免上前間其來歷。婦人訴道:「奴家乃鄭州上氏,小字進奴,隨夫避兵,不意中途奔散,奴孤身被亂軍所掠。行了兩日玻,到十此地。兩腳俱腫,寸步難移。賊徒剝取衣服,棄奴於此。衣單食缺,舉目無親,欲尋死路,故此悲泣耳。」徐信道:「我也在亂軍中不見了妻子,正是同病相憐了。身邊幸有盤纏,娘子不若權時在這店裡住幾日,將息賢體,等在下探問荊妻消耗,就便訪取尊人,不知娘子意下如何?」婦人收淚而謝道:「如此甚好。徐信解斤包裹,將幾件衣服與婦人穿了,同他在店中吃了些飯食,借半間房子,做一塊兒安頓。徐信殷慇懃勤,每日送茶送飯。婦人感其美意,料道尋夫訪妻,也是難事。今日一岱一寡。亦是天緣,熱肉相湊,不客人不成就了。又過數日,婦人腳不痛了。徐信和他做了一對夫妻,上路直到建康。正值高宗天子南渡即位,改元建炎,出榜招軍,徐信去充了個軍校,就於建康城中居住。

  日月如流,不覺是建炎三年。一日徐信同妻城外訪親回來,天色已晚,婦人口渴,徐信引到一個茶肆中吃茶,那肆中先有一個漢子坐下,見婦人入來,便立在一邊偷看那婦人,目不轉睛。婦人低眉下限,那個在意,徐信甚以為怪。少頃,吃了茶,還了茶錢出門,那漢又遠遠相隨。比及到家,那漢還站在門首,依依下去。徐信心頭火起,問道。「什麼人?如何窺覷人家的婦女!」那漢拱手謝罪道:「尊兄休怒!某有一言奉詢。徐信忿氣尚未息,答應道:「有什麼話就講罷!」那漢道:「尊兄倘下見責,權借一步,某有實情告訴。若還嗔怪,某不敢言。」徐信果然相隨,到一個僻靜巷裡。那漢臨欲開口,又似有難言之狀。徐信道:「我徐信也是個慷慨丈夫,有話不妨盡言。」那漢方才敢問道:「適才婦人是誰?徐信道:「是荊妻。」那漢道:「娶過幾年了?徐信道:「三年矣。」那漢道:「可是鄭州人,姓王小字進奴麼?」徐信大驚道:「足下何以知之?」那漢道:「此婦乃吾之妻也。因兵火失散,不意落於君手。徐信聞言,甚躕躇不安,將自己虞城失散,到睢陽村店遇見此婦始未,細細述了:「當時實是憐他孤身無倚,初不曉得是尊間,如之奈何廠那漢道:「足下休疑,我已別娶渾家,舊日伉儷之盟,不必再題。但倉忙拆開,未及一言分別,倘得暫會一面,敘述悲苦,兀亦無恨,」徐信亦覺心中悽慘,說道:「大丈夫腹心棚照,何處不可通情,叨日在舍下相候。足下既然別娶,可攜新間同未,做個親戚,庶於鄰里耳目不礙。」那漢歡喜拜謝。

  臨別,徐信間其姓名,那漢道:「吾乃鄭州列俊卿是也。」是夜,徐信亢對工進奴述其緣由。進奴思想前夫恩義,暗暗偷淚,一夜不曾合眼。到天明,盥漱方畢,列俊卿夫婦二人到了,徐信出門相迎,見了俊卿之妻,彼此驚駭,各行付哭。原來俊卿之妻,卻是徐信的渾家崔氏。自虞城夫散,尋丈夫下著,卻隨個老摳同至建康,解下隨身答洱,賃房居住。二個月後,丈大並無消息。老嫗說他終身不了,與他為媒,嫁與列俊卿。誰知今日一雙兩對,恰恰相逢,真個天緣湊巧,彼此各認舊日夫妻,相抱而哭。當下徐信遂與列俊卿八拜為交,置酒相待。至晚,將妻子兑轉,各還其舊。從此通家往來不絕,有詩為證:
    夫換妻兮妻換夫,這場交易好糊塗。
    相逢總是天公巧,一笑燈前認故吾。

  此段後題做「交互姻緣」,乃建炎三年建康城中故事。同時又有一:事,叫做「雙鏡重圓。」說來雖沒有十分奇巧,論起大義婦節,有關風化,到還勝似幾倍。正是:話須通俗方傳遠,語必關風始動人。

  話說南十建炎四年,關西一位官長,姓呂名忠詡,職授福州監稅。此時七閩之地,尚然全盛。忠詡帶領家眷赴任,一來福州憑山負海,東南都會,宮庶之邦,二來中原多事,可以避難。於本年起程,到次年春間,打從建州經過。《輿地志》說:「建州碧水丹山,為東閩之勝地。今日合著了古語兩句/洛陽三月花如錦,偏我來時不遇春。」自古「兵荒」二字相連,全虜渡河,兩浙都被他殘破。閩地不遭兵火,也就遇個荒年,此乃大數。

  話中單說建州饑荒,鬥米千錢,民下聊生。卻為國家正值用兵之際,糧惱要緊,官府只顧催征k供,顧不得民窮財盡,常言「巧媳婦煮不得沒米粥」,百姓既沒有錢糧交納,又彼官府鞭答逼勒,禁受個過;二二兩兩,逃入山間,相聚為盜。「蛇無頭而下行」,就有個草頭天了出來,此人姓范名汝為,仗義執言,救民水人。群盜從之如流,嘯聚至十餘萬。無非是風高放火,月黑殺人,無糧同餓,得肉均分。官兵抵當不住,連敗數陣。范汝為遂據廠建州城。自稱元帥,分兵四出抄掠,范氏門中子弟,都受偽號,做領兵官將。汝為族中有個姪兒名喚范希周,年二十三歲,自小習得件本事,能識水件,伏得在水底三四晝夜,因此起個異名喚做范鰍兒。原是讀書君子,功名未就,被范汝為所逼,凡族人不肯從他為亂合,先將斬首示眾。希周貪廠性命,不得已而從之「雖在賊中,專以方便救人為務,不做劫掠勾當。賊黨見他幾事畏縮,就他鰍兒的外號,改做「范盲鰍」,是笑他兒用的意思。

  再說呂忠詡有個女兒,小名順哥,年方二八,生得容顏清麗,情性溫柔,隨著父母福州之任,來到這建州相近,正遇著范賊咬游兵。劫奪行李財帛,將人口趕得三零四散。呂忠詡失散了女兒,元處尋覓,嗟歎下一回,只索赴仟去了。單說順哥腳小仕愕,行走不動,被賊兵掠進建州城來。順哥啼啼哭哭,范希周中途見而憐之。問其家門,順哥自敘乃是宦家之女。希周遂叱開軍士,親解其縛。留至家中,將好言撫尉,訴以衷情:「我本非反賊,被族人逼迫在此:他日受了朝廷招安,仍做良民,小娘子若不棄卑來,結為眷屬,三生有幸。順哥本不願相從,落在其中,出於無奈,只得許允,次日希周稟知賊首范汝為,汝為亦甚喜。希周送順哥於公館,攤占納聘。希周有祖傳定鏡,乃是兩鏡合扇的。清光照徹,可開可合,內鑄成鴛鴦二字,名為「鴛鴦寶鏡」,用為聘禮。遍請范氏宗族,花燭成婚。

  一個是衣冠舊裔,一個是閥閱名妹。一個儒雅豐儀,一個溫柔忡格:一個縱居賊黨,風雲之氣未衰;一個雖作囚俘,金玉之姿不改。綠林此日稱佳客,紅粉今宵配吉人。

  自此夫妻和順,相敬如賓。自古道:「瓦罐不離井上破」。范汝為造下迷大人罪,不過乘朝遷有事,兵力不及。豈期名將張濬、岳飛、張俊、張榮、吳玖、吳磷等,屢敗金人,國家粗定。高宗卜鼎臨安,改元紹興。是年冬,高宗命韓靳土諱世忠的,統領大軍十燈前來討捕,范汝為豈是韓公敵手,只得閉城自守。韓公築長圍以困之。原來韓公與呂忠詡先在東京有舊,今番韓公統兵征剿反賊,知呂公在福州為監稅官,必知閩中人情上俗。其時將帥專征的都帶有空頭敕,遇有地方人才,聽憑填敕委用,韓公遂用呂忠用力軍中都提轄,同駐建州城下,指麾攻圍之事。城中日夜號哭,范汝為幾遍要奪門而出,都被官軍殺回,勢甚危急。

  順哥向丈夫說道:「妾聞『忠臣下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』。妾被賊軍所掠,自誓必死。蒙君救拔,遂為君家之婦,此身乃君之身矣。大軍臨城,其勢必破。城既破,則君乃賊人之親黨,必不能免。妾願先君而死,不忍見君之就戮也。」引牀頭利劍便欲自刎。希周慌忙抱住,奪去其刀,安慰道:「我陷在賊中,原非本意,今無計自明,五石俱焚,已付之於命了。你是宦家兒女,擄劫在此,與你何於?韓元帥部下將士,都是北人,你也是北人,言語相合,豈元鄉曲之情?或有親舊相逢,宛轉聞知於令尊,骨肉團圓,尚不絕望。人命至重,豈可無益而就死地乎?」順哥道:「若果有再生之日,妾誓不再嫁。便恐被軍校所擄,妾寧死於刀下,決無失節之理。希周道:「承娘子志節自許,吾死亦瞑目。萬一為漏網之魚,苟延殘喘,亦誓願終身下娶,以答娘子今日之心。」順哥道:『鴛鴦寶鏡』,乃是君家行聘之物,妾與君共分一面,牢藏在身。他臼此鏡重圓,夫妻再合。說罷相對而位。

  這是紹興元年冬十二月內的說話。到紹興二年春正月,韓公將建州城攻破,范汝為情急,放火自焚而死。韓公豎黃旗招安餘黨,只有范氏一門不赦。范氏宗族一半死於亂軍之中,一半被大軍擒獲,獻俘臨安。順哥見勢頭不好,料道希周必死,慌忙奔入一間荒屋中,解下羅帕自縊。正是:寧為短命全貞鬼,不作偷生失節人,也是陽壽未終,恰好都提轄呂忠妞領兵過去,見破屋中有人自縊,急喚軍校懈下。近前觀之,正是女兒順哥。那順哥死去重蘇,半響方能言語,父子重逢,且悲且喜。順哥將賊兵擄劫,及范希周救取成親之事,述了一遍。呂提轄嘿然無語。

  卻說韓元帥平了建州,安民.已定,同呂提轄回臨安面君奏凱。天子論功升賞,自不必說。一日,呂公與夫人商議,女兒青年無偶,終是下了之事,兩口雙雙的來勸女兒改嫁。順哥述與丈夫交誓之言,堅意不肯。呂公罵道:「好人家兒女,嫁了反賊/對無奈。天幸死了,出脫了你,你還想他怎麼廣順哥含淚而告道:「范家郎君,本是讀書君子,為族人所逼,實非得已。他雖在賊中,每行方便,不做傷天理的事。倘若天公有眼,此人必脫虎口。大海浮萍,或有相逢之日.孩兒如今情願奉道在家,侍養二親,便終身守寡,死而下怨。若必欲孩兒改嫁,不如容孩兒自盡,不尖為完節之婦。」呂公見他說出一班道理,也下去逼他了。

  光陰似箭,不覺已是紹興十二年,呂公累官至都統制,領兵在封州鎮守。一日,廣州守將差指使賀承信棒了公碟,到封州將領司投遞。呂公延於廳上,問其地方之事,敘活良久方去。順哥在後堂簾中竊窺,等呂公人衙,間道:「適才責公碟來的何人/呂公道:「廣州指使賀承信也。」順哥道:「奇怪!看他言語行步,好似建州范家郎君。」呂公大笑道:「建州城破,凡姓范的都下赦,只有在死,那有在活?廣州差官自姓賀,又是朝廷命官,並無分毫乾惹,這也是你妄想了,侍妾聞知,豈下可笑廣順哥被父親搶白了一場,滿面羞漸,不敢丙說。正是:只為夫妻情愛重,致令父子語參差。

  過了半年,賀承信又有軍碟奉差到呂公衙門。順哥又從簾下窺視,心中懷疑不已,對父親說道:「孩兒今已離塵奉道,豈復有兒女之情。但再三洋審廣州姓賀的,酷似范郎。父親何不召至後堂,賜以酒食,從容叩之。范郎小名鰍兒,昔年在圍城中情知必敗,有『鴛鴦鏡,,各分一面,以為表記,父親呼其小名,以此鏡試之,必得其真情。呂公應承了。次日賀承信又進衙領回文,呂公延至後堂,置酒相款。飲酒中間,呂公問其鄉貫出身。承信言語支吾,似有羞便之色。紮道:「鰍兒非足下別號乎?老夫已盡知矣,但說無妨也!」承信求呂公屏去左右,即忙下跪,口稱「死罪」。呂公用手攙扶道:「不須如此!」承信方敢吐膽傾心告訴道:「小將建州人,實姓范,建炎四年,宗人范汝為煽誘饑民,據城為叛,小將陷於賊中,實非得已。後因大軍來討,攻破城他,賊之宗族,盡皆誅戮。小將因平昔好行方便,有入救護,遂改姓名為賀承信,出就招安。紹興五年撥在岳少保部下,隨征洞庭剜賊楊麼。岳家軍都是西北人,不習水戰。小將南人,幼通水性,能伏水三晝夜,所以有『范鰍兒,之號。岳少保親選小將為前鋒,每戰當先,遂平麼賊。岳少保薦小將之功,得受軍職,累任至廣州指使,大年來未曾泄之他人。令既承鈞間,不敢隱諱。呂公又問道,「令孺人何姓,是結發還是再娶?承信道:「在賊中時曾獲一宦家女,納之為妻。逾年城破,夫妻各分散逃走。曾相約,苟存性命,大不可娶,婦不再嫁。小將後來到信州,義尋得老母。至今母於相依,止畜一粗婢炊翼,未曾娶妻。呂公義問道:「足下與先孺人相約時,有何為記什承信道:「有『鴛鴦寶鏡』,合之為一,分之為二,夫婦各留一面。呂公道:此鏡尚在否?承信道:「此鏡朝夕隨身,不忍少離。呂公道:「可借一觀。」承信揭開衣抉,在錦裹肚繫帶上,解下個繡囊,囊中藏著寶鏡。呂公取觀.遂於袖中亦取一鏡合之,儼如生成。承信見:鏡符合,不覺悲泣尖聲。呂公感其精義,亦不覺淚下,道:「足下所娶、即吾女也。吾女見在衙中。」遂引承信至中堂,與女兒相見,各各大哭。呂公解勸了,風僕慶賀筵席。是夜即留承信於衙門歇宿。

  過了數日,呂公將回文打發女婿起身,即令女兒相隨,到廣州任所同居。後一年承信任滿,將赴臨安,又領妻順哥同過封州,拜別呂公。呂公備下乾金妝查,差官護送承信到臨安。自諒前事年遠,無人推剝,不可使范氏無後,乃打通狀到禮部,複姓不復乞,改名不改姓,叫做范承信。後累官至兩淮目守,夫妻偕老。其鴛鴦二鏡,子孫世傳為至寶雲。後人評論范鰍兒在逆黨中涅而下淄,好行方便,救了許多人性命,今日死裡逃生,夫妻再合,乃陰德積善之報也。有詩為證:
    十年分散天邊烏,一旦日圓鏡裡鴛。
    莫道諄萍偶然豐,總由陰德感皇天。

第十三卷    三現身包龍圖斷冤

    甘羅發早子牙遲,彭祖顏回壽下齊,     范丹貧窮石崇富,算來都是只爭時。

  話說大宋元佑年問,一個大常大卿,姓陳名亞,因打章子厚不中,除做江東留守安撫使,兼知建康府。一日與人官宴於臨江亭上,忽聽得亭外有人叫道:「不用五行囚柱,能知禍福興衰。大卿問:「甚人敢出此語?眾官有曾認的,說道:「此乃金陵術士邊音。」大卿分付:與我叫來。」即時叫至門下,但見:破帽無簷,藍縷衣據,霜髯吝目,怄倭形軀。邊替手攜節杖人來,長揖一聲,摸著階沿便坐。大卿怒道:「你既吝目,不能觀古聖之書,輒敢輕五行而自高!」邊吝道:「某善能聽簡飭聲知進退,聞鞋履響辨死生。」大卿道:「你術果驗否?……」說言未了,見大江中畫船一隻,橹聲嘟軋,自上流而下。大卿便間邊替,主何災福。答言:「橹聲帶哀,舟中必載大官之喪。大卿遣人訊間,果是知臨江軍李郎中,在任身故,載靈樞歸鄉。大卿大驚道:「使漢東方朔復生,不能過汝。」贈酒十樽,銀十兩,遣之。

  那邊曾能聽橹聲知災福。今日且說個賣卦先生,姓李名杰,是東京開封府人。去充州府奉符縣前,開個卜肆,用金紙糊著一把大阿寶劍,底下一個招兒,寫道:「斬天下元學同聲。」這個先生,果是陰陽有准。

  精通《周易》.善辨六王。瞻乾象遍識天文,觀地理明知風水。五星深曉,決吉凶禍福如神;三命秘談,斷成敗興衰似見。

  當日掛了招兒,只見一個人走將進來,怎生打扮?但見:裹背繫帶頭巾,著上兩領皂衫,腰間系條絲縧,F面著一雙乾鞋淨襪,袖裡袋著一軸文字。那人和金劍先生相揖罷,說廠年月日時,鈉下卦子。只見先生道:「這命算不得。」那個買卦的,卻是奉符縣裡第一名押司,姓孫名文,問道:「如何不與我算這命?」先生道:「上覆尊官,這命難算。」押司道:「怎地難算?」先生道:「尊官有酒休買、護短休間。」押司道:「我不曾吃酒,也不護短。」先生道:「再請年月日時,恐有差誤。」押司再說了八字。先生又把卦子布了道:「尊官,且休算。」押司道:「我下諱,但說不妨。」先生道:「卦象不好。寫下四句來,道是:
    由虎臨身日,臨身必有災。
    不過明旦丑,親族盡悲哀。

  押司看了,問道:「此卦主何災福廣先生道:「實下敢瞞,主尊官當死。」又問:「卻是我幾年上當死?先生道:「今年死。」又問:「卻是今年幾月死?先生道:「今年今月死。」又間:「卻是今年今月幾日死?先生道:「今年今月今日死。」再問:「早晚時辰?」先生道:「今年今月今日三更三點子時當死。押司道:「若今夜真個死,萬事全休;若不死,明日和你縣裡理會!先生道:今夜不死,尊官明日來取下這斬無學同聲的劍,斬了小子的頭!」押司聽說,不覺怒從心上起,惡向膽邊個,把那先生粹出卦鋪去。怎地汁結?那先生:只因會盡人間事,惹得閒愁滿肚皮。

  只見縣裡走出數個司事人來攔住孫押司,問做甚鬧。押司道:「甚麼道理!我閒買個卦,卻說我今夜三更三點當死。我本身又無疾病。怎地三更三點便死?待摔他去縣中,官司究間明白。」眾人道:芳信卜,賣了屋;賣卦口,沒量鬥。眾人和烘孫押可大了。轉來埋怨那先生道:「事先生,你觸了這個有名的押可,想也在此賣卦不成了。從來貧好斷,賤好斷,只有壽數難斷。你又不是間王的老子,判官的哥哥,那裡便斷生斷死、刻時刻日,這般有准,說話也該放寬綏些。先生道:若要奉承人,卦就不准了;若說實話,又惹人怪。』此處不目人,自有留人處!」歎口氣,收了卦鋪,搬在別處去了。

  卻說孫押司雖則被眾人勸了,只是不好意思,當日縣裡押了文字歸去,心中訂悶。歸到家中,押司娘見他眉頭不展,面帶憂容,便問丈大:「有甚事煩惱?想是縣裡有甚文字不了。押司道:「不是,你休問,再問道:「多是今日被知縣責罰來?又道:不是。再問道:「莫是與八爭鬧來?押司道:「也不是。我今日去縣前買個卦,那先生道,我上在今年今月今日二更三點下時當死。押司娘聽得說,柳眉剔豎,星眼圓睜:問道:怎地平白一個人、今夜便教死!如何不怦他去具裡官司?押司道:「便抑他去,眾人勸了。渾家道:「丈夫,你且只在家裡少待。我尋常有事,兀自去知縣面前替你出頭,如今替你去尋那個先生間他。我丈夫義不少官錢私債,又無礦官事臨逼,做甚麼今夜三更便死?」押司道:你鼠休去。待我今夜不死,明日我自與他理會,卻強如你歸人家。」當日天色已晚,押司道:「且安排幾杯酒來吃著。我今夜不睡,消遣這一夜。三杯兩盞,不覺吃得爛醉。只見孫押司在校椅上,匠肽著醉眼,打磕睡。渾家道:「丈夫,怎地便睡著?」叫迎兒:「你且搖覺爹爹來。迎兒到身邊搖著不醒,叫一會不應。押司娘道:迎兒,我和你扶押司入房裡去睡。若還是說話的同年生,井肩長,攔腰抱住,把臂拖回。孫押司只吃著酒消登液,千不合萬不合上牀去睡,卻教孫押司只就當年當月當日當夜。凡得不如《五代史》李存孝,《漢書》裡彭越,金風吹樹蟀先覺,暗送無常死不知。

  渾家見丈夫失去睡;分付迎兒廚下打火了火燭,說與迎兒道:「你曾聽你爹爹說,日間賣卦的算你爹爹今夜三更當死?」迎兒道:「告媽媽,迎兒也聽得說來。那裡討這話!」押司娘道:「迎兒,我和你做些針錢,且看今夜死也下死?若還今夜不死,明日卻與他理會。教迎兒:「你巨莫睡!」迎兒道:那裡敢睡!」道猶十了,迎兒打瞌睡」押司娘道:「迎兒,我教你莫睡,如何便睡著!」迎兒道:「我不睡。才說罷,迎兒又睡著。押司娘叫得應,間他如今甚時候了?迎兒聽縣衙更鼓,正打三吏三點。押司娘道;「迎兒,且莫匝剛個!這時辰正尷尬!」那迎兒又睡著,叫下應。只聽得押司從牀上跳將下來,兀底中門響。押司娘急忙叫醒迎兒,點燈看時,只聽得大門響。迎兒和押司娘點燈去趕,只見一個著白的人,一隻手掩著面,走出去,撲通地跳入奉符縣河裡去了。正是:情到不堪回首處,一齊分付與東風。那條何直通著黃河水,滴溜也似緊,那裡打撈尸變!押司娘和迎幾就河邊號天大哭道:「押司,你卻怎地投河,教我兩個靠兀誰!」即時叫起四家鄰舍來,上手住的刁嫂,下手住的毛嫂,對門住的高嫂鮑嫂,一發都來。押司娘把上件事對他們說了一遍。刁嫂道:「真有這般作怪的事!」毛煌道:「我日裡兀自見押司著了皂衫,袖著文字歸來,老媳婦和押司相叫來。」高嫂道:「便是,我也和押司廝叫來。」鮑嫂道:「我家裡的早間去縣前幹事,見押司摔著賣卦的先生,見自歸來說。怎知道如今真個死了!」刁嫂道:「押司,你怎地下分付我們鄰舍則個,如何便死!」籟地兩行淚下。毛嫂道/思量起押司許多好處來,如何不煩惱!」也眼淚出。鮑嫂道:「押司,幾時再得見你!」即時地方申呈官司,押司娘少不得做些功果,追薦亡靈。

  捻指間過了三個月。當日押司娘和迎兒在家坐地,只見兩個婦女,吃得面紅頰赤。上手的提著一瓶酒,下手的把著兩朵通草花,掀開布簾入來道:「這裡便是。」押司娘打一看時,卻是兩個媒人,無非是姓張姓李。押司娘道:「婆婆多時不見/媒婆道:「押司娘煩惱,外日不知,不曾送得香紙來,莫怪則個!押司如今也死得幾時?」答道:「前日已做過百日了。」兩個道:「好炔!早是百日了。押司在日,直恁地好人,有時老媳婦和他廝叫,還蠟不迭。時今死了許多時,宅中冷靜,也好說頭親事是得。」押司娘道:「何年月日再生得一個一似我那大夫孫押司這般人?」媒婆道:恁地也不難,老媳婦卻有一頭好親。押司娘道:「且住,如何得似我先頭丈夫?兩個吃了茶,歸去。過了數日,又來說親。押司娘道:「婆婆休只管來說親。你若依得我三件事,便來說。若依不得我,一世不說這親,寧可守孤幅度日。」當時押司娘啟齒張舌,說出這三件事來「有分撞著五百年前夙世的冤家,雙雙受國家刑法。正是:鹿迷秦相應難辨,蝶夢莊周未可知。

  媒婆道:「卻是那二件事?押司娘道:「第一件,我死的大夫姓孫,如今也要嫁個姓孫的。第二件,我先丈夫是奉桿縣裡第一名押司:如今也只要恁般職役的人。第三件,不嫁出去,則要他入舍。兩個聽得說,道:好也!你說要嫁個姓孫的,也要一似先押司職役的,教他入舍的,若是說別件事,還費些計較,偏是這三件事,老媳婦都依得。好教押司娘得知,先押司是奉符縣裡第一名押司,喚做大孫押司。如今來說親的,元是奉符縣第二名押司。如今死了大孫押司,鑽上差役,做第一名押司,喚做小孫押司。他也肯來人舍。我教押司娘嫁這小孫押司,是肯也不?」押司娘道:「不信有許多湊巧!」張媒道:「老媳婦今年七十二歲了。若胡說時,變做七十二隻雌狗,在押司娘家吃屎。」押司娘道:「果然如此,煩婆婆且大說看,不知緣分如何?」張媒道:「就今日好日,討一個利市團圓吉帖。押司娘道:「卻不曾買在家裡。」李媒道:「老媳婦這裡有。」便從抹胸內取出一幅五男二女花箋紙來,正是:雪隱蜀青飛始見,柳藏鸚鵡語方知。當日押司娘教迎兒取將筆硯來,寫了帖子,兩個媒婆接去。兔不得下財納禮,往來傳話。下上兩月,人舍小孫押司在家。

  夫妻兩個,好一對兒,果是說得著。下則一日,兩口兒吃得酒醉,教迎兒做些個醒酒湯來吃。迎凡去廚卜一頭饒火,口裡埋冤道:「先的押司在時,恁早晚,我自睡了。如今卻教我做醒酒湯!」只見火筒塞住廠孔,燒不著,迎兒低著頭,把火筒去灶牀腳上敲,敲未得幾聲,則見灶牀腳漸漸起來,離地一尺已上,見1人頂著灶牀,脖項上套著井欄,披著一帶頭髮,長伸著舌頭,眼裡滴出血來,叫道:「迎兒,與爹爹做主則個!」唬得迎兒大叫一聲,匹然倒地,面皮黃,眼尤光,唇口紫,指甲青,未知五臟如何,先見四肢下舉。正是:身如五鼓銜山月,命似三更油盡燈。夫妻兩人急來救得迎兒蘇醒,討些安魂定魄湯與他吃了。問道:「你適來見了甚麼,便倒了?」迎兒告媽媽:「卻才在灶前燒火,只見灶牀漸漸起來,見先押司爹爹,脖項上套著並欄,眼中滴出血來,披著頭髮,叫聲迎兒,便吃驚倒了。」押司娘見說,倒把迎幾打個漏風掌:「你這丫頭,教你做醒酒湯,則說道懶做便了,直裝出許多兀模活樣!莫做莫做,打滅廠火去睡!」迎兒白去睡了。

  巨說夫妻兩個歸房,押司娘低低叫道:二哥,這丫頭見這般事,不中用,教他離了我家罷。」小孫押司道:「卻教他那裡去廣押司娘道:「我肉有個道理。」到天明,做飯吃了,押司閏去官府承應。押司娘叫過迎兒來道:「迎兒,你在我家裡也有七八年,我也看你在眼裡,如今比不得先押司在日做事。我看你肚裡莫是要嫁個老公?如今我與你說頭親。」迎兒道:那裡敢指望,卻教迎兒嫁兒推廣押司媲只因教迎兒嫁這個人,與太孫押司索了命。正是:風定始知蟬在樹,燈殘方見月臨窗。

  當時不由迎兒做主,把來嫁了一個人。那廝性工名興,渾名喚做王酒酒,又吃酒,義要哈。迎兒嫁將去,那得三個月,把房臥都費盡廠。那廝吃得醉,走來家把迎幾罵道:「打脊賤人!見我恁般苦,下去問你使頭借三五呵錢來做盤纏?」迎兒吃不得這廝罵,把裙幾系廠腰,程走來小孫押司家中。押司娘見了道:迎兒,你白嫁了人,又來說甚麼廣迎兒告媽媽:「實不敢瞞,迎兒嫁那廝不著,又吃酒,又要賭。如今未得上個月,有些房臥,都使盡了。沒計奈何,告媽媽惜換得三五百錢,把來做盤纏:押司娘道:「迎兒,你嫁入下著,是你的事。我今與個吶銀子,後番卻休要來。」迎兒接了銀子,謝了媽媽歸家,那得四五日,又使盡了。嶼日天色晚,工興那廝吃得酒醉,走來看著也兒道:「打脊賤人:你見恁般苦,下去再告使頭則個/迎兒道:「我前番去,借」腎項銀子,吃盡千言萬語,如今卻教我又怎地去屍王興罵道:「打脊賤人!你若不士時.打折你一隻腳!」迎兒吃罵不過,只得連夜走來孫押司門首看時,門卻關了」迎兒欲待敲門,義恐怕他埋怨,進退兩難,只得再走回來。過廠兩三家人家,只見個人道:「迎兒.我穹你一件物事。只因這個人身上,我只替押司娘和小孫押司煩惱!正是:龜游水面分開綠,鶴立鬆梢點破青。

  迎幾回過頭來看那叫的人,只見人家屋簷頭一個人,舒角修頭,絆袍角帶,抱著一骨碌文字。低聲叫道:「迎兒,我是你先的押司。如今見在一個去處,未敢說與你知道。你把手來,我與你一件物享/迎兒打一接,接了這件物事,隨手下見了那個徘袍角帶的人。迎兒看那物事時,卻是一包碎銀子。迎兒歸到家中敲門,只聽得裡面道:「姐姐,你去使頭家裡,如何恁早晚才回廣迎兒道:「好教你知,我去媽媽家惜米,他家關了門。我又下敢敲,怕吃他埋怨。再走回來,只見人家屋簷頭立著先的押司,舒角栓頭,誹袍角帶,與我泡銀子在這裡。」王興聽說道:「打脊賤人!你卻來我面前說鬼話!你這一包銀子,來得不明,你且進來。」迎兒人去,上興道:「姐姐,你尋常說那灶前看見先押司的話,我也都記得,這事一定有些溪蹺。我卻怕鄰舍聽得,故恁地如此說。你把銀子收好,待天明去縣裡首告他。」正是:著意種花花不潘,等閒插柳柳成陰。

  王興到天明時,思量道:「且住,有兩件事告首不得。第一件,他是縣裡頭名押司,我怎敢惡了他!第二件,卻無實跡,連這些銀子也待人官,卻打沒頭腦官司。不如贖幾件衣裳,買兩個盒子送去孫押司家裡,到去謁索他則個。」計較已定,便去買下兩個盒子送去。兩人打扮身上乾淨,走來孫押司家,押司娘看見他夫妻二人,身上乾淨,又送盒子來,便道:你那得錢鈔?」工興道:「昨日得押司一件文字,撰得有二兩銀子,送些盒子來。如今也不吃酒,也不賭錢了。」押司娘道:「王興,你自歸去,且教你老婆在此住兩日。」王興去了,押司娘對著迎兒道:「我有一柱東峰岱岳願香要還,我明日同你去則個。」當晚無後。

  明早起來,杭洗罷,押司臼去縣裡去。押司娘鎖了門,和迎兒同行。到東嶽廟殿上燒了香,下殿來去那兩廊下燒香。行到速報司前,迎兒裙帶系得鬆,脫了裙帶,押司娘先行過去。迎兒正在後面系裙帶,只見速報司裡,有個舒角幢頭、絆袍角帶的判官,叫:「迎兒,便是你先的押司。你與我申冤則個:我與你這件物事。咂兒接得物事在於,看了一看,道:「卻不作怪!泥神也會說起後來!如何與我這物事屍正是:開夭辟地罕曾聞,從古至今希得見。迎兒接得來、慌忙揣在懷裡,也下敢說與押司娘知道。當日燒了香,各自歸家。把上項事對王興說了。王興討那物事看時,卻是一幅紙。上寫道:
  大女子,小女子,前人耕來後人餌。要知三更事,
  掇開人下水。來年二三月,句已當解此。

  王興看了解說不出,分付迎兒不要說與別人知道,看來年二三月間有甚麼事。

  捻指間,到來年二月間,換個知具,是庐州金斗城人,姓包名拯,就是今人傳說有名的包龍圖相公。他後來官至龍圖閣學土,所以叫做包龍圖。此時做知縣還是初任。那包爺自小聰明正直,做知縣時,便能剖人間曖昧之情,斷天下狐疑之獄。到任三日,未曾理事。夜間得其一夢,夢見自己坐堂,堂上貼一聯對子:要知三更事,掇開火下水。」包爺次日早堂,喚合當吏書,將這兩句教他解說,無人能識。包公討白牌一面,將這一聯楷書在上,卻就是小孫押司動筆。寫畢,包公將硃筆判在後面:「如有能解此語者,賞銀十兩。」將牌掛於縣門,烘動縣前縣後,官身私身,挨肩擦背,只為貪那賞物,都來賭先爭看。

  卻說王興正在縣前買棗糕吃,聽見人說知縣相公掛一面臼牌出來,牌上有二句言語,無人解得。王興走來看時,正是速報司判官一幅紙上寫的話。暗地吃了一驚:「欲要出首,那新知縣相公是個古怪的人,怕去惹他。欲待不說,除了我再元第二個人曉得這二句話的來歷。買了棗糕回去,與渾家說知此事。迎兒道:「先押司三遍出現,教我與他申冤,又白自裡得了他一包銀子。若下去出首,只怕鬼神見貢。」乾興意猶不決,再到縣前,正遇了鄰人裴孔目。王興平昔曉得裴孔目是知事的,一千扯到僻靜巷裡,將此事與他商議:「該出首也不該?裴孔目道:「那速報司這一幅紙在那裡?」土興道:「見菠在我渾字衣服箱裡。」裴孔目道:「我先去與你巢官。你回去取了這幅紙,帶到縣裡。待知縣相公喚你時,你卻拿將出來,做個證見。」當下土興蟲了。裴孔目候包爺退堂,見小孫押司不在左右,就跪將過去,稟道,」老爺白牌上寫這二句,只有鄰舍王興曉得來歷。他說是岳廟速報司與他一幅紙,紙上還寫許多言語,內中卻有這二句。」包爺間道:「王興如今在那裡?」裴幾同道:「已回家取那一幅紙去了。包爺差人速拿土興回話。

  卻說王興回家.開了渾家的衣箱,檢那幅紙出來看時,只叫得苦,原來是十素紙,子跡全無。不敢到縣裡去,僕著鬼胎,躲在家裡。知縣相公的差人到了,新官新府、如人之急,怎好推辭。只得帶了這張素紙,隨著公差進縣,包爺屏去左右,只留裴孔日在慨包爺問王興道:裴某說你在岳廟中收得一幅紙,司取上來看。王興連連叩頭享道:「小人的妻子,去年在岳廟燒香,走到速報司前,那神道出現,與他們紙。紙上寫著篇說話,中間其實有老爺白牌上寫的兩句,小的把來藏在衣箱裡。方才去檢看,變了一張素紙。如今這素紙見在,小人不敢說謊/包爺取紙上來看了,問道;「這一篇言語,你可記得?」王興道:「小人還記得。」即時念與包爺聽了。

  包爺將紙寫出,仔細推詳了一會,叫:「王興,我鳳問你,那神道把這一幅紙與你的老婆,可再有縣麼言語分付廣王興道:「那神道只叫與他申冤。」包爺大怒,喝道:「胡說!做了神道,有甚冤沒處申得、偏你的婆娘會替他申冤?他到來央你!這等無稽之言,卻哄誰來!」王興慌忙叩頭道:「老爺,是有個緣故。」包爺道:「你細細講。講得有理,有賞;如無理時,今日就是你開棒了。工興稟道:小人的妻子,原是伏侍本縣大孫押司的,叫做迎兒。因算命的算那大孫押司其年其月其日三更三點命裡該死,何朋果然死了。主母隨了如今的小孫押司,卻把這迎兒嫁出與小人為妻。小人的妻子,初次在孫家灶下,看見先押司現身。項上套著井欄,披發吐舌,眼中流血,叫道:「迎兒,可與你爹爹做主。』第二次夜間到孫家門首,又遇見先押司,舒角幢頭,啡袍角帶,把一包碎銀,與小人的妻子。第三遍岳廟裡速報司判官出現,將這一幅紙與小人的妻子,又囑付與他申冤。那判官的模樣,就是大孫押司,原是小人妻子舊日的家長。

  包爺聞言,呵呵大笑:「原來如此!」喝教左右去拿那小孫押司夫婦二人到來:「你兩個做得好事!」小孫押司道:「小人下曾做甚麼事。」包爺將速報司一篇言悟解說出來:「大女子,小女子,女之子,乃外孫,是說外郎性孫,分明是大孫押司,小孫押司。『前人耕來後人餌,餌者食也,是說你白得他的老婆,享用他的家業。『要知三更事,掇開火下水,,大孫押司,死於三更時分,要知死的根由,『掇開火下之水,那迎兒見家長在灶廠,披發吐舌,眼中流血,此乃勒死之狀。頭上套著井欄,井者水也,灶者人也。水在火下,你家灶必砌在井上。死者之屍,必在並中。『來年二三月』,正是今日。『句已當解此,『句已,兩字,合來乃是個包字,是說我包某今日到此為官,懈其語意,與他雪冤/喝教左右:「同工興押著小孫押司,到他家灶下,不拘好歹,要勒死的尸變回後。

  眾人似疑不信,到孫家發開灶牀腳,地下是一塊石板。掏起百板,是一口井。喚集土工,將井水弔乾,絡了竹籃,放人下去打撈,撈起一個尸變來。眾人齊來認看,面色不改,還有人認得是大孫押司,項上果有勒帛。小孫押司唬得面如上色,下敢開口。眾人俱各駭然。

  元來這小孫押司當初是大雪裡凍倒的人,當時大孫押司見他凍倒,好個後生,救他活了,教他識字,寫文書。下想渾家與他有事。當日大孫押司算命回來時,恰好小孫押司正閃在他家。見說三更前後當兀,趁這個機會,把酒灌醉了,就當夜勒死廠大孫押司,樟在井裡。小孫押司卻掩音而上人,把:決人心義漾在卞符縣河裡,撲通地一聲響,當時只道大孫押司投河死了。後來卻把灶來壓在井上,次後說成親事。當下眾人回復了包爺。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,雙雙的問成死罪,償了大孫押司之命。包爺下關信於小民,將十兩銀子賞與王興,工興把三兩謝了裴孔目,不在話下。

  包爺初任,因斷了這件公事,名聞天下,至今人說包龍圖,日間斷人,夜間斷鬼。有詩為證:
    詩句藏謎誰解明,包公一斷鬼神驚。
    寄聲暗室虧心者,莫道天公鑒不清。
第十四卷    一窟鬼癩道人除怪

    杏花過雨,漸殘紅零落胭脂顏色。     流水飄香,人漸遠,難托春心脈脈。     恨別王孫,牆陰目斷,誰把青梅摘?     金鞍何處?綠楊依舊南陌。     消散雲雨須臾,多情因甚有輕離輕拆。     燕語千般,爭解說些於伊家消息。     厚約深盟,除非重見,見了方端的。     而個無奈,寸腸千恨堆積。

  這只詞名喚做《念奴嬌》,是一個赴省士人姓沈,名文述所作,元來皆是集古人詞章之句。如何見得?從頭與各位說開:第一句道:「杏花過雨。」陳子高曾有《寒食詞》,寄《謁金門》:
    柳絲碧,柳下人家寒食。
    鶯語勿匆花寂寂,玉階春草濕。
    閒憑熏籠無力,心事有誰知得?
    檀炷繞窗背壁,杏花殘雨滴。

  第二句道:「漸殘紅零落胭脂顏色。李易安曾有《暮春詞》,寄《品令》:     零落殘紅,似胭脂顏色。     一年春事,柳飛輕絮,筍添新竹。     寂寞,幽對小園嫩綠。     登臨未足,悵游子歸期促。     他年清夢,千里猶到城陰溪曲。     應有凌波,時為故人凝目。

  第三句道:「流水飄香,」延安李氏曾有《春雨詞》,寄《浣溪沙》:     無力薔薇帶雨低,多情蝴蝶趁花飛,流水飄香乳燕啼。     南浦魂消春下管,東陽衣減鏡先知,小樓今夜月依依。

  第四句道:「人漸遠,難托春心脈脈。」寶月禪師曾有《春詞》,寄《柳梢青》:     脈脈春心,情人漸遠,難托離愁。     而後寒輕,風前香軟,春在梨花。     行人倚掉天涯,酒醒處殘陽亂鴉。     門外鞦韆,牆頭紅粉,深院誰家?

  第五句第六句道:「恨別上孫,牆陰目斷。歐陽永叔曾有《清明詞》,寄《一斛珠》:     傷春懷抱,清明過後鶯花好。     勸君莫向愁人道。     叉彼香輪輾破青青單。     夜來風月連清曉,牆陰目斷無人到,     恨別王孫愁多少,猶頓春寒未放花枝老。

  第七句道:「誰把青梅摘。晁無咎曾有《眷詞》,寄《清商怨》:     風搖動,雨青鬆,翠條柔弱花頭重。     春衫窄,嬌無力,已得當初,共伊把青構來摘。     都如夢,何時共?可憐敲損釵頭鳳!     關山隔,暮雲碧,燕於來也,全然又無些子消息。

  第八句第九句道:「金鞍何處?綠楊依舊南陌。」柳替卿曾有《春詞》寄《清平樂》:     陰晴未定,薄日烘雲影;金鞍何處尋芳逕?綠楊依舊南陌靜。     厭厭幾許春情,可憐老去難咸!看取鑷殘霜鬢,不隨芳草重生。

  第十句道:「消散雲雨須臾。」晏叔原曾有《春詞》,寄《虞美人》:
    飛花自有牽情處,不向枝邊住。
    曉風飄薄已堪愁,更伴東流流水過秦樓。
    消散須臾雲雨怨,閒倚闌於見。
    遠彈雙淚濕香紅,暗根玉顏光景與花同。

  第十一句道:「多情因甚有輕離輕拆。」魏夫人曾有《春詞》,寄《捲珠簾》
    記得未時春未暮,執手攀花,袖染花梢露。
    暗卜春心共花語,爭尋雙朵爭先去。
    多情因甚相辜負?有輕拆輕離,向誰分訴?
    淚濕海棠花枝處,東君空把奴分付。

  第十二句道:「燕語千般。康伯可曾有《春詞》,寄《減字木蘭花》:
    楊花飄盡,雲壓綠陰風乍定。
    簾幕閒垂,弄語千般燕於飛。
    小樓深靜,睡起殘妝猶未整。
    夢不戍歸,淚滴班斑金縷衣。

  第十三句道:「爭解說些子伊家消息。」秦少游曾有《春詞》,寄《夜游宮》:
    何事東君又去!空滿院落花飛絮;
    巧燕呢哺向人語,何曾解說伊家些子?
    況是傷心緒,念個人兒成暖阻。
    一覺相思夢回處,連宵而。更那堪,聞杜字!

  第十四句第十五句道:「厚約深盟,除非重見。」黃魯直曾有《春詞》,寄《搗練子》:     梅調粉,柳搖金,微雨輕風斂陌塵。     厚約深詛何處訴?除非重見那人人。

  第十六句道:「見了方端的。周美成曾有《春詞》,寄《滴滴金》:
    梅花漏泄春消息,柳絲長,草芽碧。
    不覺星霜鬢白,念時光堪惜!
    蘭堂把酒思佳容,黛眉彭,愁春色。
    音書千里相疏隔,見了方端的。

  第十七句第十八句道:「而今無奈,寸腸乾恨堆積。」歐陽永叔曾有詞寄《蝶戀花》:
    簾幕東風寒料峭,雪裡梅花先報春來早。
    而今無奈寸腸思,堆積千愁空懊惱。
    旋暖金爐莫蘭作,問把金刀剪彩呈纖巧。
    繡被五更香睡好,羅幃不覺紗窗曉。

  話說沈文述是一個士人,自家今日也說一個士人,因來行在臨安府取選,變做十數回蹺蹊作怪的小說。我且問你,這個秀才姓甚名誰?卻說紹興十年間,有個秀才,是福州戚武軍人,姓吳名洪。離了鄉裡,來行在臨安府求取功名,指望:一舉首登尤虎榜,十年身到鳳凰他。爭知道時運未至,一舉不中。吳秀才悶悶不已,又沒甚麼盤纏,也自羞歸故裡,且只得胡亂在今時州橋下開一個小小學堂度日。等待後三年,春榜動,選場開,再會求取功名。逐月卻與幾個小男女打交。捻指開學堂後,也有一年之上。也罪過那街上人家,都把孩兒們來與他教訓,頗自有些趲足。

  當日正在學堂裡教書,只聽得青布簾幾上鈴聲響,走將一個人入來。吳教授看那入來的人,不是別人,卻是半年前搬去的鄰舍王婆,元來那婆子是個撮合山,專靠做媒為生。吳教授相揖罷,道:「多時不見,而今婆婆在那裡住?婆子道:「只道教授忘了老媳婦,如今老媳婦在錢塘門裡沿城住。」教授問:「婆婆高壽?」婆子道:「老媳婦大馬之年七十有五。教授青春多少?」教授道:「小子二十有二。婆子道:「教授方才二十有二,卻像三十以上人。想教授每日價費多少心神!據老媳婦愚見,也少不得一個小娘子相伴。教授道:「我這裡也幾次間人來,卻沒這般頭腦。」婆幹道:「這個不是冤家不聚會。好教官人得知,卻有一頭好親在這裡。一千貫錢房臥,帶一個從嫁,又好人材。卻有一牀樂器都會,義寫得,算得。又是眸嗆大官府第出身。只要嫁個讀書官人,教授卻是要也不?」教授聽得說罷,喜從天降,笑逐顏開,道:「若還真個有這人時,可知好哩!只是這個小娘子如今在那裡屍婆於道:「好教教授得知,這個小娘子,從秦太師府三通判位下出來,有兩個月,不知放廠多少帖子。也曾有省、部、院裡當職事的來說他。也曾有內清司當差的來說他,也曾有門面鋪席人來說他。只是高來不成,低來不就。小娘子道:『我只要嫁個讀書官人。』更兼義沒有爹娘,只有個從嫁,名喚錦兒。因他一牀樂器都會」…俯裡人都叫做李樂娘,見今在白雁池一個舊鄰舍家裡住。

  兩個兀肉說猶未了,只見風吹起門前布簾兒來,一個人從門首過去。王婆道:「教授,你見過去的那人麼?便是你有分取他做渾家,…」王婆出門趕上,那人不是別人,便是李樂娘在他家住的,姓陳,喚做陳乾娘。王婆廝趕著入來,與吳教授相揖罷。王婆道:「乾娘,宅裡小娘子說親成也未?」乾娘道:「說不得,又不是沒好親來說他,只是吃他執拗的苦,口口聲聲,只要嫁個讀書官人,卻又沒這般巧。王婆道:「我卻有個好親在這裡,未知乾娘與小娘子肯也下?乾娘道:「卻教孩兒嫁兀誰?」王婆指著吳教授道:「我教小娘子嫁這個官人,卻是好也下好?」十娘道:「休取笑,若嫁得這個官人,可知好哩!」吳教授當日一日教不得學,把鄧小男女早放了,都唱了喏,先歸去。教授卻把一把鎖鎖了門.同著兩個婆子上街。免不得買些酒相待他們。三杯之後,王婆起身道:「教授既是要這頭親事,卻間乾娘覓一個帖子。」乾娘道:「者媳婦有在這裡。」側手從抹胸裡取出一個帖子來。王婆道:「乾娘,』真人面前說不得假話,旱地上打不得拍浮,。你便約了一日,帶了小娘子和從嫁錦兒來梅家橋下酒店裡,等我便同教授來過眼則個。」乾娘應允,和工婆謝了吳教授,自去。教授還了酒錢歸家,把閒話提過。

  到那日,吳教授換了幾件新衣裳,放了學生。一程走將來梅家橋下酒店裡時,遠遠地五婆早接見了。兩個同入酒店裡來。到得樓上,陳乾恨接著,教授便問道:「小娘子在那裡?」乾娘道:「孩兒和錦幾在東閣兒裡坐地。」教授把三才舌尖舐破窗眼兒,張一張,喝聲彩下知高低,道:「兩個都不是人!」如何不是人?元來見他生得好了,只道那婦人是南海觀音,見錦兒是玉皇殿下侍香王女。恁地道他不是人?看那豐樂娘時:

  水剪雙眸,花生丹臉,雲鬢輕梳蟬翼,蛾眉淡拂。春山,朱唇綴一顆夭桃,皓齒排兩行碎玉。意態自然,退出倫輩,有如織女下瑤台,渾似媳娥離月股。

看那從嫁錦幾時,眸清可愛,鬢聳堪觀。新月籠眉,春桃拂臉,意態幽花未豔,肌肋嫩玉生香。金蓮著弓弓扣繡鞋兒,螺暑插短短紫金鈕於j口捻青梅窺小俊,似騎紅杏出牆自從當日插了鈕,離不得下財納禮,奠雁傳書。不則一日,吳教授娶過那婦女來。夫妻兩個好說得著:
    雲淡淡天邊駕鳳,水沉沉交頸鴛鴦。
    寫成今世不休書,結下來生雙縮帶。

  卻說一日是月半,學生乾都來得早,要拜孔夫於。吳教授道:姐姐,我先起去。」來那灶前過,看那從嫁錦兒時,脊背後披著一帶頭髮,一雙眼插將上去,脖項上血污著。教授看見,大叫一聲,匹然倒地。即時渾家來救得蘇醒,錦兒也來扶起。渾家道:「丈夫,你見甚麼來?」吳教授是個養家人,不成說道我見錦兒恁地來?自己也認做眼花了,只得使個脫空,瞞過道:「姐姐,我起來時少著了件衣裳,被冷風一吹,忽然頭暈倒了。錦兒慌忙安排些個安魂定魄湯與他吃罷,自沒事了。只是吳教授肚裡有些疑惑。

  話休絮煩,時遇清明節假,學生子卻都不來。教授分付了渾家,換了衣服,出去閒走一遭。取路過萬鬆嶺,出今時淨慈寺裡,看了一士,卻待出來。只見一個人看著吳教授唱個略,教授還禮不迭,卻不是別人,是淨慈寺對門酒店裡量酒,說道:「店中一外官人,教男女來請官人!」吳教授同量酒人酒店來時,不是別人,是王七府判兒,喚做王七三官人。兩個敘禮罷,王七三官人道:「適來見教授,又不敢相叫,特地教量酒來相清。」教授道,「七三官人如今那裡去?」王七三官人口裡不說,肚裡思量:「吳教授新娶一個老婆在家不多時,你看我消遣他則個。」道:「我如今要同教授去家裡墳頭走一遭,早間看墳的人來說道:『桃花發,杜醞又熟。』我們去那裡吃三杯。」教授道:「也好。兩個出那酒店,取路來蘇公堤上,看那遊春的人,真個是:   人煙輻轉,車馬驕閩。只見和風扇景,麗日增明,流鴛嗡綠柳陰中,粉蝶戲奇花枝上。管絃動處,是誰家舞樹歌台?語笑喧時,斜惻傍春樓夏閣。香車競逐,玉勒爭馳。白面郎敲金橙響,紅妝人揭繡簾看。

  甫新路口討一隻船,直到毛家步上岸,迄逼過玉泉龍井。王七三官人家裡墳,直在西山馳獻嶺下。好座高嶺!下那嶺去,行過一里,到了墳頭。看墳的張安接見了。王七三官人即時叫張安安排些點心酒來。側首一個小小花園內,兩個人去坐地。又是自做的杜醞,吃得大醉。看那天色時,早已:   紅輪西墜,玉兔東生。佳人秉燭歸房,江上漁人罷釣。漁父賣魚歸竹逕,牧童騎犢入花村。

  天色卻晚,吳教授要起身,王七三官人道:「再吃一杯,我和你同去。我們過馳獻嶺、九里鬆路上,妓弟人家睡一夜。吳教授口裡不說,肚裡思量:「我新娶一個老婆在家裡,於頃我一夜不歸去,我老婆須在家等,如何是好?便是這時候去趕錢塘門,走到那裡,也關了。」件與王七三官人手廝挽著,上駝獻嶺來。你道事有湊巧,物有故然,就那嶺上,雲生東北,霧長西南,下一陣大雨。果然是銀河倒瀉,滄海盆傾,好陣大雨!且是沒躲處,冒著雨又行了數十步,見一個小小竹門樓。王六三官人道:「且在這裡躲一躲。」不是來門樓下外雨,卻是:豬羊走人屠宰家,一腳腳來尋兀路。

  兩個奔來躲雨時,看來卻是一個野墓園。只那門前一個門樓兒,裡面都沒甚麼屋字。石坡上兩個坐著,等雨住了行。正大而下,只見一個人貌關獄子院家打扮,從隔壁竹籬笆裡跳入墓園,走將去墓堆於上叫道:「朱小四,你這所有人請喚,今日頓當你這廝出頭。墓堆子裡漫應道:「阿公,小四來也。」不多時,墓上土開,跳出一個人來,獄子廝趕著了自去。吳教授和王七三官人見了,背膝展展,兩股下搖而自顧。看那雨卻往了,兩個又走。地下又滑,肚裡又怕,心頭一似小鹿兒跳,一雙腳一似鬥敗公雞,後面一似千軍萬馬趕來,再也不敢回頭。行到山頂上,側著耳朵聽時,空谷傳聲,聽得林於裡面斷棒響。不多時,則見獄子驅將墓堆子裡跳出那個人來。兩個見了又走,嶺們首卻有一個敗落山神廟,人去廟裡,慌忙把兩扇廟門關了。兩個把身軀抵著廟門,真個氣也不敢喘,屁也不敢放。聽那外邊時,只聽得一個人聲喚過去,道:「打殺我也!」一個人道:「打脊魍陋,你這廝許了我人情,又不還我,怎的下打你?」王七三官人低低說與吳教授道:「你聽得外面過去的,便是那獄於和墓堆裡跳出來的人」兩個在裡面顫做一團。吳教授卻埋怨王七三官人道:「你役事教我在這裡受驚受怕,我家中渾家卻不知怎地盼望屍

  兀自說言未了,只聽得外面有人敲門,道:「開門則個!」兩個問道:「你是誰?」仔細聽時,卻是婦女聲音,道:「王七三官人好也!你卻將我丈夫在這裡一夜,直教我尋到這裡!銅兒,我和你推開門兒,叫你爹爹。」吳教授聽得外面聲音,」不是別人,是我渾家和錦兒,怎知道我和王七三官人在這裡?莫教也是鬼?」兩個都不敢則聲。只聽得外面說道:「你不開廟門,我卻從廟門纏裡鑽人來!」兩個聽得恁他說,日裡吃的酒,都變做冷汗出來。只聽得外面又道:「告媽媽,不是錦兒多口,不如媽媽且歸,明日爹爹自歸來。」渾家道:「錦兒,你也說得是,我且歸去了,卻理會。」卻叫道:「工七三官人,我且歸去,你明朝卻送我丈夫歸來則個。」兩個那裡敢應他。婦女和棉兒說了自去。

  王七三官人說:「吳教授,你家裡老婆和從蕉棉兒,都是鬼。這裡也不是人去處,我們走休。做開廟門看時,約莫是五更天氣,兀自未有人行。兩個下得嶺來,尚有一里多路,見一所林子裡,走出兩個人來。上手的是陳乾娘,下手的是土婆,道:「吳教授,我們等你多時,你和王七三官人卻從那裡來什吳教授和王七三官人看見道:「這兩個婆子也是鬼了,我們走休!」真個便是漳奔鹿跳,廈躍們飛,下那嶺來。後面兩個婆子,兀自慢慢地趕來。「一夜熱亂,下曾吃一些物事,肚裡又饑,一夜見這許多下祥,怎地得個生人來衝一衝!」正恁他說,則見嶺下一家人家,門前掛著一枝鬆柯兒,王七三官人道:「這裡多則是賣茅柴酒,我們就這裡買些酒吃了助威,一道躲那兩個婆於。」恰待奔入這店裡來,見個男女:頭上裹一頂牛膽育頭巾,身上央一條豬肝赤肚帶,舊瞞襠褲,腳下草鞋。王七三官人道:「你這酒怎地賣?」只見鄧漢道:「未有湯哩。」吳教授道:「且把一碗冷的來!」只見那人也下則聲,也不則氣。王七三官人道:「這個開酒店的漢子又尷尬,也是鬼了!我們走休。……」兀自說未了;就店裡起一陣風:

非於虎嘯,不是龍吟,明不能謝柳開花,暗藏著山妖水怪。吹開地獄門前土,惹引螂都山下塵。

  風過處,看時,也不見了酒保,也下見有酒店,兩個立在墓堆子上。唬得兩個魂不附體,急急取路到九里鬆動院前討了一隻船,直到錢塘門,上了岸。王七三官人自取路歸家。

  吳教授一逕先來錢塘門城下王婆家裡看時,見一把鎖鎖著門。同那鄰舍時,道:「王婆自兀五個月有零了。」唬得吳教授目睜口呆,罔知所措。一程離了錢塘門,取今時景靈宮貢院前,過梅家橋,到白雁池邊來,間到陳乾娘門首時,十字兒竹竿封著門,一碗官燈在門前。上面寫著八個字道:「人心似鐵,官法如爐。」間那裡時,「陳乾娘也死一年有餘了。」離了白雁汕,取路歸到州橋下,見自己屋裡,一把鈦鋇著門,間鄰舍家裡:「拙妻和粗婢那裡去了?」鄰舍道:「教授昨日一出門,小娘子分付了我們,自和錦兒在千娘家裡去。直到如今不歸。」吳教授正在那裡面面廝覷,做聲不得。只見一個廟道人,看著吳教授道:「觀公妖氣大重,我與你早早斷除,免致後患。」吳教授即時請那道人人去,安排香燭符水。那個道人作起法來,唸唸有詞,喝聲道:「疾!」只見一員神將出現:   黃羅抹額,錦帶纏腰,皂羅袍袖繡團花,金甲束身微窄地。劍橫秋木,靴踏狡倪。上通碧茗之間,下徹九幽之地。業龍作祟,向海波水底擒來;邪怪為妖,入山洞穴中捉出。六丁壇畔,權為符吏之名;上帝階前,次有天丁之號。

  神將聲暗道:「真君遣何方使令?真人道:「在吳供家裡興妖,井馳獻嶺上為怪的,都與我捉來!」神將領旨,就吳教授家裡起一陣鳳:
    無形無影透人懷,二月桃花被綽開。
    就地撮將黃葉去,入山推出白雲來。

  風過處,捉將幾個為怪的來。吳教授的渾家李樂娘,是秦大師府三通判位樂娘,因與通判懷身,產亡的克。從嫁錦兒,因通判夫人妒色,吃打了一頓,因恁地自割殺,他自是割殺的鬼。王婆是害水蠱病死的鬼。保親陳乾娘,因在白雁池邊洗衣裳,落在池裡死的鬼。在駐獻嶺上被獄子叫開墓堆,跳出來的朱小口,在日看墳,害瘠病死的鬼。那個嶺下開酒店的,是窖傷寒死的鬼。道人一一審間明白,去腰邊取出一個葫蘆來,人見時,便道是葫蘆,鬼見時,便是卯都獄。作起法來,那些鬼個個抱頭鼠竄,捉入葫蘆中。分付吳教授「把來埋在馳獻嶺下。」啟道人將拐杖望空一撤,變做一隻仙鶴,道人乘鶴而去。吳教授直下拜道:「吳洪肉眼不識神仙,情願相隨出家,望真仙救度弟子則個,」只見道人道:我乃上界甘真人,你原是我舊日採藥的弟子。因你凡心不淨,中道有退悔之意,因此墮落。今生罰為貧懦,教你備嘗鬼趣,消遣色情。你今既已看破,便可離塵辦道,直待一紀之年,吾當度汝。」說罷,化陣清風不見了。吳教授從此舍俗出家,雲游天下。十二年後,遇甘真人於終南山中,從之而去。詩曰。
    一心辦道絕凡塵,眾魁如何敢觸人?
    邪正盡從心剖判,西山鬼窟早翻身。

第十五卷    金令史美婢酬秀童

    塞翁得馬非為吉,宋子雙盲豈是凶。

    禍福前程如漆暗,但平方寸答天公。

  話說蘇州府城內有個玄都觀,乃是梁朝所建。唐刺史劉禹錫有詩道:「玄都觀裡桃乾樹」,就是此地。一名為玄妙觀。這觀踞郡城之中,為姑蘇之勝。基址寬敞,廟貌崇宏,上至三清,下至十殿,無所不備。各房黃冠道士,何止數百。內中有個北極真武殿,俗名祖師殿。這一房道士,世傳正一道教,善能書符遣將,剖斷人間禍福。於中單表一個道士,倏家姓張,手中慣弄一個皮雀兒,人都喚他做張皮雀。其人有些古怪,葷酒自下必說,偏好吃一件東西。是甚東西?

    吠月荒村裡,奔風臘雪天。

    分明一太字,移點在傍邊。

  他好吃的是狗肉。屠狗店裡把他做個好主顧,若打得一隻壯狗,定去報他來吃,吃得快活時,人家送得錢來,都把與他也下算帳。或有鬼祟作耗,求他書符鎮宅,遇著吃狗肉,就把箸蘸著狗肉汁,寫個符去,教人貼於大門。鄰人往往夜見貼符之處,如有神將往來,其祟立止。

  有個矯大戶家,積年開典獲利,感謝天地,欲建一壇齋酸酬答,已請過了清真觀裡周道土主壇。周道土誇張皮雀之高,矯公亦慕其名,命主管即時相請。那矯家養一隻防宅狗,甚是肥壯,張皮雀平昔看在眼裡,今番見他相請,說道:「你若要我來時,須打這只狗請我,待狗肉煮得稀爛,酒也燙熱了,我才到你家裡。」卞符回復了矯公。矯公曉得他是蹺廈占怪的人,只得依允。果然燙熱了酒,煮爛了狗肉,張皮雀到門。主人迎人堂中,告以相請之意。黨中香人燈燭,擺得齊整,供養著一堂柳道,眾道士已起過香頭了。張皮雀昂然而入,也下札神,也不與眾道士作揖,口中只叫:快將爛狗肉來吃,酒要熱些!」矯公道:「且看他吃了酒肉,如何作用?當下大盤裝狗肉,大壺盛酒,櫻列張皮雀面前,恣意竹吱。吃得盤無餘骨,酒無餘滴,十分醉飽。叫道:「聒噪!」吃得快活,嘴也不抹一抹,望著拜神的鋪氈上倒頭而睡。鼻息如雷,自西牌直睡至下半夜。眾道士酸事已完,兀自未醒,又下敢去動撢他。矯公等得不耐煩,到埋怨周道士起來,周道土自覺無顫,下敢分辨。想道:「張皮雀時常吃醉了一睡兩三日不起,今番正不知幾時才醒?」只得將表章焚化了,辭神謝將,收拾道場。

  弄到五更,眾道士吃了酒飯,剛欲告辭,只見張皮雀在拜氈上跳將起來,團團一轉,亂叫:「十日十日,五日五日。矯公和眾道土見他風了,都走來圍著看。周道士膽大,向前抱住,將他喚醒了。口裡還叫:五日,五日。周道士問其緣故。張皮雀道:「適才表章,誰人寫的?」周道土道:「是小道親手繕寫的。張皮雀道:「中間落了一字,差了兩字。」矯公道:「學生也親口念過幾遍,並無差落,那有此活?張皮雀袖中簌簌響,抽出一幅黃紙來,道:「這不是表章?」眾人看見,各各駭然道:「這表章已焚化了,如何卻在他袖中,紙角兒也下動半毫?」仔細再念一遍,到天尊寶號中,果然落了字,卻看不出差處。張皮雀指出其中一聯云:
    「吃虧吃苦,掙來一倍之錢;
    親短李長,僅作千金之子。

  『吃虧吃苦,該寫「嗅』字,今寫『吃』字,是『吃舌』的「吃』字了。『嗅,音『赤』,『吃,音『格,,兩音也不同。『紊,字,是『李奈』之『素』;『奈』字是『奈何,之『奈』;『耐,字是『耐煩』之「耐,「親短奈匕』該寫「耐煩,的『耐,字,『親,是果名,惜用不得。你欺負上帝不識字麼?如今上帝大怒,教我也難處。矯公和眾道士見了表文,不敢不信。齊都求告道:「如今重修章奏,再建齋壇,不知可否什張皮雀道:「沒用,沒用!你表文上差落字面還是小事,上帝因你有這道奏章,在天曹日記簿上查你的善惡。你自開解庫,為富不仁,輕兑出,重兑入,水絲出,足紋入,兼將解廠的珠災,但揀好的都換了自用。又幾質物值錢者才足了年數,就假托變賣過了,不准贖取。如此刻剝貧戶,以致肥饒。你奏章中全無悔罪之言,多是自誇之語,已命雷部於即焚燒汝屋,蕩毀你的家私。我只為感你一狗之惠,求寬至十日,上帝不允。再三懇告,已准到五日了。你可出個曉字:「凡五日內來贖典者免利,只收本錢。其向來欺心,換人珠寶,賴人質物,雖然勢難吐退,發心喜舍,變實為修橋補路之費。有此善行,上帝必然回慎,或者收回雷部,也未可知。」矯公初時也還有信從之意,聽說到「收回雷部,也未可知」,到不免有疑。「這風道十必然假托此因,來佈施我的財物。難道雷部如此易收易放?」況鳳掌財的人,算本算利,怎肯放鬆。口中答應,心下不以為然。張皮雀和眾道卜辭別自去了。矯公將此活閣起不行。到第五日,解庫裡火起,前堂後廳,燒做白地。第二日,這些質當的人家都來討當,又不肯賠償,結起訟來,連田地部賣了。矯大戶一貧如洗。有人知道張皮雀曾預言雷火之期,從此益敬而畏。

  張皮雀在玄都觀五十餘年,後出渡錢塘江,風逆難行,張皮雀遣天將打纜,其去如飛。皮雀呵呵大笑,觸了天將之怒,為其所擊而死。後有人於徽商家扶騖,皮雀降筆,自稱「原是大上苛元帥,塵緣已滿,眾將請他上天歸班,非擊死也。」徽商聞真武殿之靈異,舍施乾金,於殿前堆一石假!以為壯觀之助,這假山雖則美觀,反破了風水,從此本房道侶,吏無得道者。詩云:     雷人曾將典庫焚,符驅鬼崇果然真。

    亥部觀裡張皮雀,莫道無神也有神。

  為何說這張皮雀的話?只為一般有個人家,信了書符召將,險些兒冤害了人的性命。那人姓金名滿,也是蘇州府崑山縣人。少時讀書不就,將銀援例納了個令史,就叁在本縣戶房為吏。他原是個乖巧的人,待人接物,十分克己,同役中甚是得合,做不上三四個月令史,衙門上下,沒一個不喜歡他。又去結交這些門子,要他在知縣相公面前幫襯,不時請他們吃酒,又送些小物事。但遇知縣相公比較,審問到夜靜更深時,他便留在家中宿歇,日逐打渾,那門子也都感激,在縣主面前雖不能用力,每事卻也十分周全。時遇五月中旬,金令史知吏房要開各吏送間庫房,恩量要謀這個美缺。那庫房舊例,一吏輪管兩季,任憑縣主隨意點的。眾吏因見是個利芳,人人思想要管。屢屢縣主點來,都下肯服。卻去上司具呈批准,要六房中擇家道殷實老成尤過犯的,當堂拈閱,各吏具結申報卜司,芳新叁及役將滿者,俱下許閱。然雖如此,其權出在吏房,但平日與吏房相厚的,送些東道,他便混帳開上去,那裡管新叁役滿。家道殷實不殷實?這叫做官清私暗。

  卻說金滿暗想道:「我雖是新參,那吏房劉令史與我甚厚,懷送些東面與他,自然送間的。若網得著,也不枉費這一片心機;倘間不著,卻下空丟廠銀子,又被人笑話?怎得一個必著之策便好!」忽然想起門於工文英,他在衙門有年,甚有見識,何不尋他計較。一逕走出縣牀,恰好縣門口就遇著王文英道:「金阿叔,忙忙的那裡去?」金滿道:「好兄弟,正來尋你說話。」王文英道:「有什麼事作成我?」金滿道:「我與你坐了方好說。」二人來到側邊一個酒店裡坐下,金滿一頭吃酒,一頭把要謀庫房的事,說與王文英知道。王文英說:「此事只要由房開得上去,包在我身上,使你鬮著。」金滿道:「吏房是不必說了,但與堂拈鬮怎麼這等把穩?」王文英附耳低言,道:「只消如此如此,何難之有!」金滿大喜,連聲稱謝:「若得如此,自當厚謝。二人又吃了一回,起身會鈔而別。金滿回到公序裡買東買西,備下夜飯,請吏房令史劉雲到家,將上項事與他說知。劉雲應允。金滿取出五兩銀子,送與劉雲道:「些小薄禮,先送阿哥買果吃,待事成了,再找五兩。」劉雲假怠謙讓道:「自己弟兄,怎麼這樣客氣?」金滿道:「阿哥從直些罷,不嫌輕,就是阿哥的盛情了。劉雲道:「既如此,我權收去再處。」把銀袖了。擺出果品肴撰,二人杯來盞去,直飲至更深而散。

  明日,有一令史察聽了些風聲,拉了眾吏與劉雲說:「金某他是個新參,未及半年,怎麼就想要做庫房?這個定伏不成的。你要開只管開,少不得要當堂稟的,恐怕連你也沒趣。那時卻不要見怪!」劉雲道:「你們不要亂嚷,幾事也要通個情。就是他在眾人面上,一團和氣,井無一毫不到之處,便開上去難道就是他問著了?這是落得做人情的事。若去一享,朋友面上又不好看,說起來只是我們薄情。」又一個道:「爭名爭利,顧得什麼朋友下朋友,薄情不薄情」劉雲道:「嗟!不要與人爭,只去與命爭。是這樣說,明日就是你間著便好;若不是你,連這幾句話也是多的,還要算長。」內中有兩個老成的,見劉雲說得有理,便道:「老劉,你的活雖是,但他忒性急了些。就是做庫房,未知是禍是福,直等結了局,方才見得好歹。什麼正經?做也罷,不做也罷,不要閒爭,各人自去乾正事。」遂各散去。金滿聞得眾人有言,恐怕不穩,又去揭債,央本縣顯要士夫,寫書囑托知縣相公,說他「者成明理,家道頗裕,諸事可托」。這分明是叫把庫房與他管,但不好明言耳。

  話休煩絮,到拈閹這日,劉雲將應問各吏名字,開列一單,呈與知縣相公看了。喚裡書房一樣寫下條子,又呈上看罷,命門子亂亂的總做一堆,然後唱名取閹。那卷閘傳遞的門於,便是王文英,已作下弊,金滿一千枯起,扯開,恰好正是。你道當堂拈鬮,怎麼作得弊?原來劉雲開上去的名單,卻從吏、戶、禮、兵、刑、工挨次寫的,吏房也有管過的,也有役滿快的,已下在數內。金滿是戶房司吏,單上便是第一名了。那工文英卷閘的時節,已做下暗號,金滿第一個上去拈時,卻不似易如反掌!眾人那知就裡,正是:隨你官清似水,難逃吏滑如油。當時眾吏見金滿間著,都跪下享說:他是個新參,尚不該問庫。況且錢糧干係,不是小事,俱要具結申報上可的。若是金滿管了庫,眾吏不敢輕易執結的。」縣主道:「既是新參,就不該開在單上了。」眾吏道:「這是吏房劉雲得了他賄賂,混開在上面的。」縣主道:「吏房既是混開,你眾人何下先來莫明,直等他間著了方來享話?明明是個妒忌之意。」眾人見本官做了主,誰敢再道個不字,反討了一場沒趣。縣主落得在鄉官面上做個人情,又且當堂鬮著,更無班駁。那些眾吏雖懷妒忌,無可奈何,做好做歉的說發金滿備了一席戲酒,方出結狀,申報上司,不在話下。

  且說金滿自六月初一交盤上庫接管,就把五兩銀子謝了劉雲。那些門子因作弊成全了他,當做恩人相看,比前愈加親密。他雖則管了庫,正在農忙之際,諸事俱停,那裡有什麼錢糧完納。到七八月裡,卻又個把月不下雨,做了個秋旱。雖不至全災,卻也是個半荒,鄉間人紛紛的都來告荒。知縣相公只得各處去踏勘,也沒甚大生意。眼見得這半年庫房,扯得直就勾了。時光迅速,不覺到了十一月裡,欽天監奏准本月十五日月蝕,行文天下救護。本府奉文,帖下屬縣。是夜,知縣相公聚集僚屬師生僧道人等,在縣救護,舊例庫房備辦公宴,於後堂款待眾官。金滿因無人相幫,將銀教廚夫備下酒席,自己卻下敢離庫。轉央劉雲及門子在席上點管酒器,支持諸事。眾官不過拜幾拜,應了故事,都到後堂攸酒。只留這些僧道在前邊打一套撓鉸,吹一番細樂,直鬧到四重方散。剛剛收拾得完,恰又報新按院到任。縣主急忙忙下船,到府迎接。又要支持船上,柱還供應,准准的一夜眼也不合。

  天明瞭,查點東西時,不見了四錠元寶。金滿自想:「昨日並不曾離庫,有椎人用障眼法偷去了?只恐怕還失落在那裡,」各處搜尋,那裡見個分毫。著了急,連聲叫芳道:「這般晦氣,卻失了這二百兩銀子,如今把什麼來賠補?若不賠時,一定經官出丑,如何是蝦!」一頭叫言,一邊又重新尋起,就把這間屋翻轉來,何嘗有個影兒.慌做一堆,正沒理會。那時外邊都曉得庫裡失了銀子,盡來探同,到拌得口於舌碎。內中單喜歡得那幾個不容他管庫的令史:一味說清話,做鬼臉,喜談樂道。正是:本災樂禍於人有,替力分優半個無!

  過了五六日,知縣相公接了按院,回到縣裡。金滿只得將此事稟知縣主。縣主還未開口,那幾個令史在旁邊,你一嘴,我一句,道:「自己管庫沒了銀子,下去賠補,到對老爺說,難道老爺賠不成?縣主因前番鬮庫時,有些偏護了金滿,今日沒了銀子、頗有權容。喝道:庫中是你執掌,又沒閒人到來,怎麼沒了銀子?必竟將去嫖賭花費了,在此支吾,今且饒你的打,限十日內將銀補庫,如無,定然參究/士滿氣悶悶地,走出縣來。即時尋縣中陰捕商議。江南人說陰捕,就是北方叫番子手一般。其在官有名含謂之官捕,幫手謂之白捕。金個史下拘官捕、白捕,都邀過來,到酒店中吃三杯。說道:「金某今日勞動列位,非為己私,四錠元寶尋常人家可有?下比散碎的好用,少不得敗露出來。只要列位用心,若緝訪得實,拿獲贓盜時,小子願出白金二十兩酬勞。捕人齊答應道:當得,當得!」一日三,三日九,看看十日限足,捕人也吃了幾遍酒水,全無影響。知縣相公叫金滿間:「銀子有了麼?」金滿稟道:「小的同捕人緝訪,尚無蹤跡。」知縣喝道:「我限你十日內賠補,那等得你緝訪!」叫左右:「揣下去打!」金滿叩頭求饒,道:小的願賠,只求老爺再寬十日,客變賣家私什物。」知縣准了轉眼。

  金滿管庫又下曾趁得幾多東西,今日平白地要賂這二百兩銀子,甚費措置,家中首怖衣服之類,盡數變賣也還不勾,身邊言得一婢、小名金杏,年方一十五歲,生得甚有姿色:   鼻端面正,齒白唇紅,兩道秀眉,一雙嬌眼。鬢似鳥雲發委地,手如尖筍肉凝脂。分明豆蒙尚含香,疑似夭桃初發蕊。

  金令史平昔愛如己女,欲要把這婢於來出脫,思想再等一二年,遇個貴人公子,或小妻,或通房,嫁他出去,也討得百來兩銀子。如今忙不擇價,豈下可惜!左思右想,只得把住身的幾問房子,權解與人。將銀子湊足二百兩之數,傾成四個元寶,當堂兑准,封貯庫上。分付他:「下次小心。

  金令史心中好生不樂,把庫門鎖了,回到公而裡,獨坐在門首,越想越惱,著甚來由,用了這主屈財,卻不是青白晦氣!正納悶間。只見家裡小廝叫做秀童,吃得半醉,從外走來。見了家長,倒退凡步。金令史罵道:「蠢奴才,家長氣悶,你到快活吃酒?我千里沒錢使用,你到有閒錢買酒吃?秀童道:「我見阿爹兩日氣悶,連我也不喜歡,常聽見人說酒可忘憂,身邊偶然積得幾分銀子,買杯中物來散悶。阿爹若沒錢買酒時,我還餘得有一壺酒錢在店上,取來就是。金令史喝道:「誰要你的吃!」原來蘇州有件風俗,大凡做令史的,不拘內外人都稱呼為「相公」。秀童是九歲時賣在金家的,自小撫養,今已二十餘歲,只當過繼的義男,故稱「阿爹」,那秀童要取壺酒與阿爹散悶,是一團孝順之心。誰知人心不同,到挑動了家長的一個機括,險些兒送了秀童的性命。正是:老龜烹不爛,移禍乾枯桑。

  當時秀重自進去了。金令史摹然想道:「這一夜眼也不曾合,那裡有外人進來偷了去?只有秀童拿遞東西,進來幾次,難道這銀子是他偷了?」又想道:「這小廝自幼跟隨奔走,甚是得力,從不見他手腳有甚毛病,如何抖然生起盜心廠義想道:「這個廝平昔好酒,凡為盜的,都從酒賭錢兩件上起。他吃溜了口,沒處來方,見了大錠銀子,又且手邊方便,如何不愛?下然,終日買酒吃,那裡來這許多錢廣又想道:「不是他。他就要偷時,或者溜幾塊散碎銀子,這大錠元寶沒有這個力量。就愉了時,那裡出飭?終不然,放在錢櫃上零支錢?少不得也露人眼目。就是拿出去時,只好一錠,還留丁三錠在家,我今夜把他牀鋪搜檢一番,便知分曉。」又想道:「這也不是常法,他若果偷了這大銀,必然寄頓在家中父母處,怎肯還放在身邊?搜不著時,反惹他笑。若下是他偷的,冤了他一場,反冷了他的心腸。哦!有計了。岡礙郡城有個莫道人,召將斷事,吉凶如睹。見寓在玉峰寺中,何不請他來一問,以決胸中之疑?」過了一夜,次日金滿早起,分付秀童買些香燭紙馬果品之類,也要買些酒肉,為謝將之用,自己卻到玉峰寺去請莫道人。

  卻說金令史舊鄰有個閒漢,叫做計七官。偶在街上看見秀童買了許多東西,氣忿忿的走來,問其緣故。秀童道:「說也好笑,我爹真是交了敗運,乾這樣沒正經事二百兩銀子已自賠去了,認了晦氣罷休。卻又聽了別人言語,請什麼道人來召將。鄧賊道今日鬼混,哄了些酒肉吃了,明日少不得還要索謝。成不成,吃三瓶,本錢去得下爽利,又添些利錢上去,好沒要緊。七官人!你想這些道人,可有真正活神仙在裡面麼?有這好酒好肉到把與秀童吃了,還替我爹出得些氣力。齋了這賊道的嘴,『碾噪,也可謝你一聲麼?」正說之間,恰好金令史從玉峰寺轉來「秀童見家長來了,自去了。金滿與計七官相見問道:「你與秀童說甚麼?」汁七官也不信召將之事的,就把秀重適才所言,述了一遍,又道:「這小廝到也有些見識。金滿沉吟無語,鄧計七官也只當閒活敘過,不想又挑動了家長一個機括。只因家長心疑,險使童兒命喪!金令史別了計七官自回縣裡,腹內躊躇,這話一發可疑:「他若不曾偷銀子,由我召將便了,如何要他怪那個道士?」口雖不言,分明是」土中曲蛤,滿肚泥心。

  少停莫道人到了,徘設壇場,卻將鄰家一個小學生附體。莫道人做張做智,步罡踏鬥,念咒書符。小學生就舞將起來,像一個捧劍之勢,口稱」鄧將軍下壇」。其聲頗洪,不似小學生口氣」士滿見真將下降,叩首下迭,志心通陳,求判偷銀之賊。天將搖首道:「不可說,不可說。」金滿再三叩求、願乞大將指示真盜姓名,莫道人又將靈牌施設,喝道:「鬼神無私,明已報應。有叩即答,急急如今!」金滿叩之下已,天將道:「屏退閒人,吾當告汝。」其時這些令史們家人、及衙門內做公的,聞得莫道人在金家召將,做一件希奇之事,都走來看,塞做一屋。金滿好言好語都請出去了,只剩得秀童一人在傍答應。天將叫道:「還有閒人。」莫道人對金令史說:「連秀童都遣出屋外去。」天將教金滿舒出手來,金滿跪而舒其左手。天將伸指頭蘸酒在金滿手心內,寫出秀童二字,喝道:「記著!」金滿大驚,正合他心中所疑、猶恐未的,叩頭嘿嘿祝告道:「金滿撫養秀童已十餘年,從無偷竊之行。若此銀果然是他所盜,便當嚴刑究訊,此非輕易之事。神明在上,乞再加詳察,莫隨人心,莫隨人意/天將又蘸著酒在桌上寫出秀童二字。又向空中指畫,詳其字勢,亦此二字。金滿以為實然,更無疑矣。當下莫道人書了退符,小學生望後便倒。扶起,良久方醒,問之一無所知。

  金滿把謝將的三牲與莫道人散了福。只推送他一步,連夜去喚陰捕拿賊。為頭的張陰捕,叫做張二哥。當下叩其所以。金令史將秀童口中所言,及天將三遍指名之事,備細說了。連陰捕也有八九分道是,只不是他緝訪來的,下去擔這於紀。推辭道:「未經到官,難以弔拷。咕滿是衙門中出入的,豈不會意,便道:此事有我做主,與列位無涉。只要嚴刑究拷,拷得真贓出來,向時所許二十兩,下敢短少分毫。」張陰捕應允,同兄弟四哥,去叫了幫手,即時隨金令史行走。

  此時已有起更時分,秀童收拾了堂中傢伙,吃了夜飯,正提腕行燈出縣來迎候家主。才出得縣門,彼三四個陰捕,將麻繩望頸上便套。下由分說,直拖至城外一個冷鋪裡來。秀童卻荷開口,彼陰捕將鐵尺向肩呷上痛打一下,大喝道:「你乾得好事!」秀空負痛叫道:「我千何享來?」陰捕道:「你偷庫內這四錠元寶,藏於何處?窩在那家?你家主已訪實了,把你交付我等。你快快招了,兔吃痛苦。」秀童叫天叫地的哭將起來。宙古道:有理言自壯,負屈聲必高。秀童其實不曾做賊,被陰捕如法弔拷。秀童疼痛難忍,咬牙切齒,只是不招。原來大明律一款,捕盜不許私刑弔拷。若審出真盜,解官有功。倘若不肯招認,放了去時,明日被他告官,說誣陷平民,罪當反坐。八捕盜弔打衫夾,鬱已行過。見秀童不招,心下也著了慌。商議只有鬮王,鐵膝褲兩件未試。閻工是腦箍上了箍,眼睛內鳥珠都漲出寸許」鐵膝褲是將石屑放於夾棍之內,未曾收緊,痛已異常。這是拷賊的極刑了。秀童上了腦箍,兀而復甦者數次,昏債中承認了,醒來依舊說沒有。陰捕又要上鐵膝褲,秀童忍痛不起,只得招道:「是我一時見財起意,偷來藏在姐夫李大家牀下,還不曾動。

  陰捕將板門抬秀重到於家中,用粥楊將息,等候天明,到金令史公序裡來報信。此時秀童奄氫一息,爬走不動了。金令史叫了船隻,啟同捕役到李大家去起贓。李大家住鄉問,與秀童爹娘家相去不遠。陰捕到時,李大又不在家,嚇得秀童的姐兒面如上色,正下知甚麼緣故,開了後門,望爹娘家奔去廠。陰摘走人臥房,發開牀腳,看地下土實個鬆,已知虛言。金令史定要將鋤頭墾起,起土尺餘,並無一物。眾人道:「有心到這裡蒿惱一番了。」翻箱倒籠。滿屋尋一個遍,那有些影兒。金令史只得又同陰捕轉來,親去叩問秀童。秀童淚如而下,答道:我實不曾為盜,你們非刑弔拷,務要我招認。吾吃苦不過,又下忍妄扳他人,只得自認了。說姐夫牀下贓物,實是混話,毫不相干。吾自九歲時蒙爹撫養成人,今已二十多歲,在家未曾有半點差錯。前日看見我爹費產完官,暗地心痛之又見爹信了野道,召將費錢,愈加不樂,不想道爹疑到我身上。今日我只欠爹一死,更無別話。」說罷悶絕去了,眾陰捕叫喚,方才醒來,兀自唉唉的哭個不住。金令史心下亦覺慘然。

  須臾,秀童的爹娘和姐夫李大都到了。見秀童躺在板門上,六楓八傷,一絲兩氣,大哭了一場,奔到縣前叫喊。知縣相公正值坐堂,問了口同,忙差人喚金滿到來,問道:「你自不小心,失了庫內銀兩,如何通同陰捕,妄殺千人,非刑弔拷?」金滿享道,「小的破家完庫,自竹要緝訪此事。討個明白。有莫道人善於召將,天將降壇,三遍寫出秀童名字,小的又見他言語可疑,所以信了,除了此奴,更無影響,小的也是出乎無奈,不是故意。」知縣也曉得他賠補得苦了,此情未知真偽,又被秀童的爹娘左享右享,無可奈何。此時已是臘月十八了。知縣分付道:「歲底事忙,且過了新年,初十後面,我與你親審個明白。」眾人只得部散了,金滿回家,到抱著一個鬼胎,只恐秀童死了。到留秀童的爹娘伏侍兒子,又請醫人去調治,每日大酒大肉送去將息。那秀童的爹娘,兀自哭哭啼啼絮絮那貼的不住己正是:青尤共自虎同行,吉凶事全炊未保。

  卻說捕盜知得秀童的家屬叫喊准了,十分著忙,商議道:「我等如此繃弔,還下肯吐露真情,明日縣堂上可知他不招的。若不招時,我輩私加弔拷,罪不能免。」乃情城隍紙供於庫中,香花燈燭,每日參拜禱告,夜間就同金令史在庫裡歇宿,求一報應。金令史少下得又要破些俚在他們面上。到了除夜,知縣把庫逐一盤過,支付新庫吏掌管。金滿已脫了干紀,只有失盜事未給,同青張陰捕向新庫吏說知:「原教張二哥在庫裡安歇。」那新庫吏也是本縣人,與主令史平昔相好的,無不應九。是夜,金滿各下二牲香紙,攜到庫中,拜獻城隍老爺。就將福物請新庫吏和張二哥同酌。三杯以後,新庫吏說家中事忙,到央金滿替他照管,自己要先別。金滿為是大節夜,不敢強留。新庫吏將廚櫃等都檢看封鎖,又將庫門鎖鑰付與主滿,叫聲「相擾」,自去了。金滿又吃了幾杯,也就起身,對張二哥說:「今夜除夜,來早是新年,多吃幾杯,做個靈夢,在廠不得相陪了。」說罷,將庫門帶上落了鎖,帶了鑰匙自回。

  張二哥被金滿反鎖在內,歎口氣道:「這節夜,那一家不夫婦團圓,偏我晦氣,在這裡替他們守庫!」悶上心來,只顧自篩自飲,不覺酩酊大醉,和衣而寢。睡至四更,夢見神道伸只靴腳踢他起來道:「銀於有了,陳大壽將來放在廚櫃頂上葫蘆內了。」張陰捕夢中驚覺,慌忙爬起來,向廚櫃頂上摸個遍,那裡有什麼葫蘆。「難道神道也作弄人?還是我自己心神恍餾之故?」須臾之間,又睡去了。夢裡又聽得神道說:「銀子在葫蘆裡面,如何不取?張陰捕驚醒,坐在牀鋪上,聽吏鼓,恰好發擂。爬起來,推開窗子,微微有光。再向廚樞上下看時,井無些子物事。欲要去報與金令史,庫門卻旦鎖著,只得又去睡了。少頃,聽得外邊人聲熱鬧,鼓樂喧閩,乃是知縣出來同眾官拜牌賀節,去丈廟行香。天已將明,金滿己自將庫門上鑰匙交還新庫吏了。新庫吏開門進來,取紅紙用印。張陰浦已是等得不耐煩,急忙的戴了帽於,走出庫來。恰好知縣回縣,在那裡排衙公座。那金滿已是整整齊齊,穿著公服,同眾令史站立在堂上,伺候作揖。張陰捕走近前把他扯到旁邊說夢中神道,如此如此:「一連兩次,甚是奇異,侍來報你,你可查縣中有這陳大壽的名字否?」說罷,張陰捕自回家去不題。

  卻說金滿是日參謁過了知縣,又到庫中城隍面前磕了四個頭,回家吃了飯,也不去拜年,只在縣中橹查名姓,凡外郎、書於、皂快、門子及禁子、夜大,曾在縣裡走動的,無不查到,並無陳大專名字。整整的忙了三日,常規年節酒,都不曾吃得,氣得面紅腹脹,到去埋怨那張陰捕說謊。張陰捕道:「我是真夢,除是神道哄我。」金滿又想起前日召將之事,那天將下臨,還沒句實話相告,況夢中之言,怎便有准?說罷,丟在一邊去廠。

  又過了兩日,是正月初五,蘇州風俗,是日家家戶戶,祭獻五路大神,謂之燒利市。吃過了利市飯,方才出門做買賣。金滿正在家中吃利市飯,忽見老門於陸有恩來拜年,叫道:「金阿叔恭喜了!有利市酒,請我吃碗!」金令史道:「兄弟,總是節物,下好特地來請得,今日來得極妙,且吃三杯。」即忙教嫂子暖一壺酒,安排些見成魚肉之類,與陸門子對酌。閒話中間,陸門子道:「金阿叔,偷銀於的賊有些門路麼?金滿搖首:「那裡有!」陸門子道:「要贓露,問陰捕,你若多許陰捕幾兩銀子,隨你飛來賊,也替你訪著了。金滿道:「我也許過他二十兩銀子,只恨他沒本事賺我的錢。」陸門子道:「假如今日有個人緝訪得賊人真信,來報你時,你還舍得這二十兩銀子麼?金滿道:「怎麼下肯?」陸門子道:「金阿叔,你芳真個把二十兩銀子與我,我就替你拿出賊來。」金滿道:「好兄弟,你果然如此,也教我明白了這樁官司,出脫了秀童。好兄弟,你須是眼見的實,莫又做猜謎的活!」陸門於道:「我不是十分看得的實,怎敢多口!」金令史即忙脫下帽子,向譬上取下兩錢重的一根金挖耳來,遞與陸有恩道:「這件小意思權力信物,追出贓來,莫說有餘,就是止剩得二十兩,也都與你。」陸有恩道:「不該要金阿叔的,今日是初五、也得做兄弟的發個利市。」陸有恩是已冠的門子,就將挖耳插於網中之內,教:「金阿叔且關了門,與你細講!」金滿將大門閉了,兩個促膝細談。正是: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上下費工夫!

  原來陸有恩間壁住的,也是個門子,姓胡,名美,年十八歲。有個姐大叫做盧智高。那盧智高因死了老婆,就與小舅同住。這胡美生得齊整,多有人調戲他,到也是個本分的小廝。白從父母雙亡,全虧著姐姐拘管。一從姐姐死了,跟著姐夫,便學不出好樣,慣熟的是那七字經兒:隋錢、吃酒、養婆娘。去年臘月下旬,陸門子一日出去了,渾字聞得間壁有斧鑿之聲,初次也不以為異。以後,但是階門下出去了,就聽得他家關門,打得一片響。陸門子回家,就住了聲。渾家到除夜,與上夫飲酒,說及此事,正不知鑿甚麼東西;陸門子有心,過了初一泊初二初三一連在家住兩日,側耳而聽,寂然無聲。到初四日假做出門往親戚家拜節,卻遠遠站著,等間壁關門之後,悄地回來,藏在家裡。果聽得間壁褪鑿之聲,從壁縫裡張看,只見胡美與盧智高俱蹲在地下。胡美拿著一錠大銀,盧智高將斧敲那錠邊下來。陸門予看在眼裡,晚間與二人相遏問道:「你家常常葵鑿什麼東西?」胡美面紅不語。盧智高道:「祖上傳下一塊好鐵條,要敲斷打廚刀來用。」陸有恩暗想道:「不是那活幾是什麼?他兩個那裡來有這元寶?」當夜留在肚裡,次日料得金令史在家燒刊市,所以特地來報。

  金滿聽了這席話,就同陸有恩來尋張二哥不遇,其夜就留陸有恩過宿,明日初六,起個早,又往張二哥家,並拉了四哥,井四個人,飼到胡美家來。只見門上落鎖,沒人在內,陸門子叫渾家出個問其緣故。渾家道:「昨日聽見說要叫船往杭州進香,今早雙雙出門。恰才去得,此時就開了船,也去不遠。四個人飛星趕去,剛剛上駟馬橋,只見小游船上的上溜兒,在橋俊下買酒來米。令史們時常叫他的船,都是相熟的,王溜兒道:「金相公今日起得好早!金令史問道:「灕兒,你趕早買酒主米,在那裡去?」溜幾道:「托賴攬個杭州的載,要上有個把月生意/金滿拍著肩問:「是誰?」王溜兒附耳低言道:「是胡門」言同他姓盧的親眷合叫的船:金滿道:「如今他二人可在船裡?」工溜幾道:「那盧家在船甩,胡舍還在岸上接表子未來。」張陰捕聽說,膏先把乾涸兒扣住。溜兒道,「我得何罪廠金滿道:「不干你事,只要你引我到船。就放你。」溜兒連滅的酒來的米,都寄在店上,引著四個人下橋來,八隻手準備拿賊。這正是:閒時不學好,今日悔應遲。

  卻說盧智高在船中,靠著欄千,眼盼盼望那胡美接表子下來同樂。卻一眼瞧見金令史,又見王溜兒頸上麻繩帶著,心頭跳動,料道有些詫異,也不顧鋪蓋,跳在岸上,舍命奔走。工溜兒指道:「那戴孝頭巾的就是姓盧的。」眾人放開腳去趕,口中只叫:「盜庫的賊休走!」盧智高著了忙,跌上一交,被眾人趕上,一把拿住。也把麻絹扣頸,問道:「胡美在那裡?盧智高道,「在表子劉丑姐家裡。」眾人教盧智高作眼,齊奔劉丑姐家來。胡美先前聽得人說外面拿盜庫的吐,打著心頭,不對表子說,預先走了,不知去向。眾人只得拿劉丑姐去。都到張二哥家裡,搜盧智高身邊,並無一物及搜到氈襪裡,搜出一錠禿元寶。錠邊凡都敲去了。張二哥要帶他到城外冷鋪裡去弔拷,盧智高道:「下必用刑,我便招了。去年十明間,我同胡美都賭極了,沒處設法。胡美對我說:『只有庫裡有許多元寶空在那裡,』我教他:『且拿幾個來用用。,他趁著十五月蝕這夜,偷廠四錠出來,每人各分二錠。因不敢出飭,只敲得錠邊使用。那一錠藏在米桶中,米上放些破衣服蓋著,還在家裡。那兩錠卻在胡美身邊。金滿又問:「那一夜我眼也不曾合,他怎麼拿得這樣即溜?」盧智高道:「胡美凡遍進來,見你坐著,不好動手。那一夜閃入來,恰好你們小廝在裡面廚中取蠟燭,打翻了麻油,你起身去看,方得其便。眾人得了口詞,也就不帶去弔拷了。

  此時秀童在張二哥家將息,還動撢不得,見拿著了真贓真賊,咬牙切齒的罵道:「這砍頭賊!你便盜了銀子,卻害得我好苦。如今我也沒處伸冤,只要咬下他一塊肉來,消這口氣。」便在草鋪上要爬起來,可憐那裡掙紮得動。眾人盡來安慰,勸住了他,心中轉痛,嗚嗚咽咽的啼哭。金令史十分過意不去,不覺也弔下限淚,連忙叫人抬回家中調養。自己卻同眾人到胡美家中,打開鎖搜看。將米橘裡米傾在地上,滾出一錠沒邊的元寶來。當日眾人就帶盧智高到縣,稟明瞭知縣相公。知縣驗了銀子,曉得不在,即將盧智高重責五十板,取了口詞收監。等拿獲胡美時,一同擬罪。出個廣捕文書,緝訪胡美,務在必獲。船戶王溜兒,樂婦劉丑姐,原不知情,且贓物未見破散,暫時付保在外。先獲元寶二個,本當還庫,但庫銀已經金滿變產賠補,姑照給主贓例,給還金滿。這一斷,滿崑山人無有不服。正是:國正天心順,官清民自安。

  卻說金令史領了兩個禿元寶回家,就在銀匠鋪裡,將銀鏨開,把二八一十六兩白銀,送與陸門子,下失前言。卻將十兩送與張二哥,候獲住胡美時,還有奉謝。次日金滿候知縣出堂,叩謝。知縣有憐憫之心,深恨胡美。乃出官賞銀十兩,立限,仰捕衙緝獲。

  過了半年之後,張四哥偶有事到湖州雙林地方,船從蘇州婁門過去,忽見胡美在婁門塘上行走。張四哥急攏船上岸,叫道:「胡阿弟,慢走!」胡美回頭認得是陰捕,忙走一步,轉灣望一個豆腐店裡頭就躲。賣豆腐的者兒,才要聲張,胡美向兜肚裡摸出雪白光亮水磨般的一錠大銀,對酒缸草蓋上一丟說道:「容我躲過今夜時,這錠銀子與你平分。」者兒貪了這錠銀子,慌忙檢過了,指一個去處,教他藏了。

  張四哥趕到轉灣處,不見了胡美,有個多嘴的閒漢。指點他在豆腐店裡去尋。張四哥進店同時,那女兒只推沒有。張四哥滿屋看了一週遭,果然沒有。張四哥身邊取出一塊銀子,約有三四錢重,把與老兒說道:「這小廝是崑山縣門於,盜了官庫出來的,大老爺出廣捕拿他。你若識時務時,引他出來,這幾錢銀子送你老人家買果子吃。你若藏留,找享知縣主,拿出去時,間你個同盜。老兒慌了,連銀子也不肯接,將手望上一指。你道什麼去處?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。躲得安穩,說出晦氣。那老兒和媽媽兩口只住得一間屋,又做豆腐,又做白酒,俠窄沒處睡,將木頭架一個小小閣兒,恰好打個鋪兒,臨睡時把短梯爬卜去,卻有一個店櫥兒隱著。胡美正躲得穩,卻被張四哥一手拖將下來,就把麻繩縛住,罵道:「害人賊!銀子藏在那裡?胡美戰戰兢兢答應道,「一錠用完了,一錠在酒缸蓋上。」老者怎敢隱瞞,於地蟀裡取出。張四哥間老者:「何姓何名?」老者懼怕,下敢答應。旁邊一個人替他答道:「此老姓陳名大壽。」張四哥點頭,便把那三四錢銀子,撇在老兒櫃上。帶了胡美,踏在船頭裡面,連夜回崑山縣來。正是:莫道虧心事可做,惡人自有惡人磨!

  此時盧智高已病死於獄中。知縣見累死了一人,心中頗慘,又令史中多有與胡美有勾搭的,都來眷他金滿面前討饒,又央門予頭兒王文英來說。金滿想起同庫的事虧他,只得把人情賣在眾人面上,稟知縣道:盜銀雖是胡美,造謀賣出姐大,況原銀所失不多,求老爺從寬發落。」知縣將罪名都推在死者身上,只將胡美重責三十,間個徒罪,以位後來。元寶一錠,仍給還金滿領去。金滿又將十兩銀子,謝了張四哥。張四哥因說起腐酒店老者始未,眾人各各駭然。方知去年張二哥除夜夢城隍分付:「陳大壽已將銀子放在櫥頂上葫蘆內了。」「葫」者,胡美;「蘆」者,盧智高;「陳大壽」乃老者之姓名,胡美在店櫥頂上搜出。神明之語,一字無欺。果然是:暗室虧心,神目如電。

  過了幾日,備下豬羊,抬住城隍廟中賽神酬謝。金滿回恩屈了秀童,受此苦楚,況此童除飲酒之外,並無失德,更兼立心忠厚,死而無怨,更沒有甚麼好處回答得他。乃改秀童名金秀,用己之姓,視如親子。將美婢金杏許他為婚,待身體調治得強旺了,便配為夫婦。金秀的父母俱各歡喜無言。

  後來金滿無子,家業就是金秀承頂。金秀也納個吏缺,人稱為小金令史,三考滿了,仕至按察司經歷。後人有詩歎金秀之枉,詩云:     疑人無用用無疑,耳畔休聽是與非。     凡事要憑真實見,古今冤屈有誰知?  盡從心剖判,西山鬼窟早翻身。

第十六卷    小夫人金錢贈年少

    誰言今古事難窮?大抵榮枯總是空。     算得生前隨分過,爭如雲外指濱鴻。     暗添雪色眉根白,旋落花光臉上紅。     惆悵淒涼兩回首,暮林蕭索起悲風。

  這八句詩,乃西川成都府華陽縣王處厚,年紀將及六旬,把鏡照面,見鬚髮有幾根白的,有感而作,世上之物,少則有壯,壯則有老,古之常理,人人都免不得的。原來諸物都是先白後黑,惟有孟須卻是先黑後白。又有戴花劉使君,對鏡中見這頭髮斑白,曾作《醉亭樓》詞:

  平生性格,隨分好些春色,沉醉戀花陌。雖然年老心未老,滿頭花壓中帽側。鬢如霜,須似雪,自嗟惻!幾個相知動我染,幾個相知勸我摘。染摘有何益!當初伯作短命宛,如今已過中年客。且留些,妝晚景,盡教白。

  如今說東京汴州開封府界,有個員外,年逾六旬,鬚髮皤然。只因不伏老,亢自貪色,蕩散了一個家計,幾乎做了失鄉之鬼。這員外姓甚名誰?卻做出甚麼事來?正是:塵隨車馬何年盡?事系人心早晚休。

  話說東京沛州升封府界身於裡,一個開線鋪的員外張士廉,年過六旬,媽媽死後,了然一身,並無兒女。家有十萬資時,用兩個主管營運。張員外忽一日拍胸長唄,對二人說:「我許大年紀,無兒無女,要十萬家財何用?」二人臼:「員外何丁取房娘於,生得一勇半女,也不絕了香火。」員外甚喜:差人隨即喚張媒李媒前來。這兩個媒人端的是。

  開言成匹配,舉口合煙緣。醫世上鳳只駕孤,管宇宙單眠獨宿。傳言玉女,用機關把臂拖來;侍案金空,下說詞攔腰抱住。調唆織女害相思,引得館從離月殿。

  員外道:「我因無子,相煩你二人說親。」張媒口中不道,心下思量道:「大伯子許多年紀,如今說親,說甚麼人是得?教我怎地應他?則見李媒把張媒推一推,便道,」容易。臨行,又叫住了道:「我有三句活。」只因說出這三句後來,教員外:
    青雲有路,番為苦楚之人;
    白骨無墳,化作失鄉之鬼。

  媒人道:「不知員外意下何如?張員外道:「有三件事,說與你兩人:第一件,要一個人材出入,好模好祥的。第二件,要門戶相當。第三件,我家下有十萬貫家財,須著個有十萬貫房壹的親來對付我。」兩個媒人,肚裡暗笑,口中胡亂答應道:「這三件事都容易。」當下相辭員外自去。

  張媒在路上與李媒商議道:「若說得這頭親事成,也有百十貫錢撰。只是員外說的話大不著人,有那三件事的他不去嫁個年少郎君,卻肯隨你這老頭子?偏你這幾根白鬍鬚是沙糖拌的?李媒道:「我有一頭到也湊巧,人材出眾,門戶相當。」張媒道:「是誰家?」李媒云:「是王招宣府裡出來的小夫人。王招宣初娶時,十分寵本,後來只力一句話破綻些,失了主人之心,情願白白裡把與人,只要個有門風的便肯。隨身房汁少也有幾萬貫,只怕年紀忒小些。」張媒道:「不愁小的忒小,還嫌老的忒老,這頭親張員外怕下中意?只是雌兒心下必然不美。如今對雌兒說,把張家年紀瞞過了一二十年,兩邊就差下多了/李媒道:「明日是個和合日,我同你先到張宅講定財禮,隨到王招宣府一說便成。」是晚各歸無話。次日,二媒約會了、雙雙的到張員外宅裡說:「咋日員外分付的三件事,老媳尋得一頭親,難得恁般湊巧!第一件,人材十分足色。第二件,是王招宣府裡出來,有名聲的。第三件,十萬貫房耷、則怕員外嫌他年小。」張員外間道:「卻幾歲?」張媒應道:「小員外三四十歲。」張員外滿臉堆笑道:「全仗作成則個!

  話休絮煩,當下兩邊俱說允了。少不得行財納禮,奠雁已畢,花燭成親。次早叁拜家堂,張員外穿紫羅衫,新頭巾,新靴新襪。這小夫人著乾紅銷金大袖團花霞幢,銷金蓋頭,生得。

  新月籠眉,春桃拂臉。意態幽花殊麗,肌膚嫩玉生光。說不盡萬種妖燒,畫不出千般豔冶。何須楚峽雲飛過,便是蓬萊殿裡人!

  張員外從廠至上看過,暗暗地喝彩。小夫人揭起蓋頭,看見員外鬚眉皓白,暗暗地叫苦。花燭夜過了,張員外心丁喜歡,小夫人心下不樂。

  過了月餘,只見一人相揖道:「今日是員外生辰,小道送疏在此。」原來員外但遇初一月半,本命生辰,項有道疏。那時小夫人開疏看時,撲簌簌兩行淚下,見這員外年己六十,埋怨兩個媒人將找誤了。看那張員外時,這幾日又添了四五件在身上:腰便添疼,眼便添淚,耳便添聾,鼻便添涕。

  一日,員外對小夫人道:「出外薄乾,夫人耐靜。」小夫人只得應道:員外早去早歸。說了,員外自出去,小夫人自思量:「我恁地一個人,許多房耷,卻嫁一個白鬚老兒!」心下正煩惱,身邊立著從嫁道:「夫人今日何不門首看街消遣?」小夫人聽說,便同養娘到外邊來看。這張員外門首,是胭脂絨線鋪,兩壁裝著廚櫃,當中一個紫絹沿邊簾子。養娘放下簾鉤,垂下簾子,門前兩個主管,一十李慶,五十來歲;一個張勝,年紀三十來歲,二人見放廠簾子,間道:「為甚麼?」養娘道:「大人出來看街。」兩個主管躬身在簾於前參見。小夫人在簾子底下啟一點朱唇,露兩行碎玉,說不得數句言語,教張勝惹場煩惱:
    遠如沙漠,何殊沒底滄潭;
    重若丘山,難比無窮泰華。

  小夫人先叫李上管問道:「在員外宅裡多少年了?」李主管道:李慶在此二十餘年。」夫人道:「員外尋常照管你也不曾?」李主管道:「一飲一啄,皆出員外。」卻間張主管,悵主管道:「張勝從先父在員外宅裡二十餘年,張勝隨著先父便趨事員外,如今也有十餘年,」小夫人問道,「員外曾管顧你麼?」張勝道:「舉家衣食,皆出員外所賜。」小夫人道:「主管少待。」小夫人折身進去不多時,遞些物與豐主管,把袖包手來接,躬身謝了。小夫人卻叫張主管道:「終不成與廠他不與你?這物件雖不直錢。也有好處。」張主管也依李主管接取躬身謝了。夫人又看了一回,自人去。兩個主管,各自出門前支持買賣。原來李主管得的是十文銀錢,張主管得的卻是十文金錢,當時張主管也不知道李主管得的是銀錢,李主管也不知張主管得的是金錢。當日天色已晚,但見:   野煙四合,宿鳥歸林,佳人秉燭歸房,路上行人投店。漁父負魚歸竹逕,牧童騎犢逅孤村。

  當日晚算廠帳目,把文簿呈張員外,今日賣幾丈,買幾文,人上欠幾文,都僉押了。原來兩個主管,各輪一日在鋪中當直,其日卻好正輪著張主管值宿。門外面一間小房,點著一盞燈。張主管閒坐半晌,安排歇宿,忽聽得有人來敲門。張主管聽得,間道:「是誰?應道:「你則開門,卻說與你!」張主管開廠房門,那人蹌將人來,閃身已在燈光背後。張上符看時,是個婦人。張主管吃了一驚,慌忙道:「小娘子你這早晚來有甚事?」那婦人應道:「我不是私來,早問與你物事的教我來。張主管道;「小夫人與我十文金錢,想是教你來討還?」那婦女道:「你不理會得,豐主管得的是銀錢。如今小夫人又教把一件物來與你。」只見那婦人背上取下一包衣裝,打開來看道:「這幾件把與你穿的,又有幾件婦女的衣服把與你娘。」只見婦女留下衣服,作別出門,復回身道:「還有」〕件要緊的到忘了。」又向衣袖裡取出一錠五十兩大銀,撇了肉去。當夜張勝無故得了許多東西,下明個白,一夜不曾睡著。

  明日早起來,張主管開了店門,依;日做買賣。等得李主管到了,將鋪面交割與他,張勝自歸到家中,拿出衣服銀子與娘看。娘間:「這物事那裡來的?」張主管把夜來的話,一一說與娘知。婆婆聽得說道:「孩兒,小夫人他把金錢與你,又把衣服銀子與你,卻是甚麼意思?娘如今六十已上年紀,自從沒了你爺,便滿眼只看你。若是你做出事來,老身靠誰?明日便不要去,」這張主管是個本分之人,況又是個孝順的,聽見娘說,便不往鋪裡去。張員外見他不去,使人來叫,間道:「如何主管不來?」婆婆應道:「孩兒感些風寒,這幾口身於下快,來不得。傳語員外得知,坍便來。」又過了幾日,李主管見他不來,自來叫道:「張主管如何不來?鋪中沒人相幫。」老娘只是推身子不快,這兩日反重,李主管自去。張員外二五遍使人來叫,做娘的只是說未得好。張員外見三回五次叫他不來,猜道:「心是別有去處。張勝自在家中。

  時光迅速,日月如梭,捻指之間,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。道不得「坐吃山崩」。雖然得小夫人許多物事,那一錠大銀子,容易不敢出飭,衣裳又不好變賣,不去營運,日來月往,手內使得沒了,卻來問娘道:「下教兒子去張員外宅裡去,閒了經紀,如今在家中日逐盤費如何措置?」那婆婆聽得說,用手一指,指著屋梁土道:「孩兒你見也不見?張勝看時,原來屋樑上掛著一個包,取將下來。道:「你爺養得你這等大,則是這件物事身上。」打開紙包看時,是個花拷拷兒。婆婆道:「你如今依先做這道路,習爺的生意,賣些朋脂絨線。

  當日時遇元宵,張勝道:「今日元宵夜端門下放燈。便間娘道:「兒子欲去看燈則個。」娘道:「孩兒,你許多時不行這條路,如今去端門看燈,從張員外門前過,又去惹是招非。」張勝道:「是人都去看燈,說道:『今年好燈,兒子去去便歸,下從張員外門前過便了。」娘道:「要去看燈不妨,則是你自去看不得,同一個相識做伴去才好。」張勝道:「我與王二哥同去。娘道:「你兩個去看不妨,第一莫得吃酒!第二同去同回。分付了,兩個來端門下看燈。正撞著當時賜御酒,撒金錢,好熱鬧,王二哥道:「這裡難看燈,一來我們身小力怯,著甚來由吃挨吃攪?不如去一處看,那裡也抓縛著一座鼇山。」張勝間道:「在那裡?」王二哥道:你到不知,王招宣府裡抓縛著小鼇山,今夜也放燈。

  兩個便復身回來,卻到王招宣府前。原來人又熱鬧似端門下。就府門前下見了王二哥。張勝只叫得聲苦:「卻是怎地歸去?臨出門時,我娘分付道:『你兩個同去同回,』如何下見了王二哥!只我先到屋裡,我娘便不焦躁。若是王二哥先回,我娘定道我那裡去。」當夜看不得那燈,獨自一個行來行去,猛省道:「前面是我那舊主人張員外宅裡,每年到元宵夜,歇浪線鋪,添許多煙人,今日想他也未收燈。」迄通信步行到張員外門前,張勝吃驚,只見張員外家門便開著,十字兩條竹竿,縛著皮革底釘住一碗泡燈,照著門上一張手榜貼在。張勝看了,唬得目睜口呆,罔知所措。張勝去這燈光之下,看這手榜上寫著道:「開封府左軍巡院,勘到百姓張士廉,為不合……」方才讀到不合三個字,兀自不知道出甚罪。則見燈籠底下一人喝道:「你好大膽,來這裡看甚的1」張主管吃了一驚,拽開腳步便走。那喝的人大踏步趕將來,叫道:「是甚麼人?直恁大膽!夜晚問,看這榜做甚麼?」唬得張勝便走。

  漸次間,行列巷口,待要轉彎歸去。相次二更,見一輪明月,正照著當空。正行之間,一個人從後面趕將來,叫道:「張主管,有人請你。」張勝阿頭看時,是一個酒博士。張勝道:「想是工二哥在巷口等我,置些酒吃歸去,恰也好。」同這酒博土到店內,隨上樓梯,到一個閣兒前面。量酒道:「在這裡。」掀開簾兒,張主管看見一個婦女,身上衣服不堪齊整,頭上蓬鬆。正是:   鳥雲不整,唯思昔日豪華;粉淚頻飄,為憶當年富貴。秋夜月蒙雲籠罩,牡丹花被土沉埋。

  這婦女叫:「張主管,是我請你。」張主管看了一看,雖有些面熟,卻想不起。這婦女道:「張主管如何不認得我?我便是小夫人。」張主管道:「小夫人如何在這裡?」小夫人道,「一言難盡!」張勝問:「夫人如何恁地?小夫人道:「不合信媒人口,嫁了張員外,原來張員外因燒鍛假銀事犯,把張員外縛去左軍巡院裡去,至今不知下落。家計並許多房產,都封估了。我如今一身無所歸著,特地投奔你。你看我平昔之面,留我家中住幾時則個。」張勝道:「使不得!第一家中母親嚴謹,第二道不得『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』。要來張勝家中,斷然使不得。小夫人聽得道:「你將為常言俗語道:『呼蛇容易遣蛇難,,怕口久歲深,盤費重大。我教你看,……」用子去懷裡提出件物來:聞鐘始覺山藏寺,傍岸方知水隔村。小夫人將.一串一百單八顆西珠數珠,顆顆大如雞豆子,明光燦爛。張勝見了喝彩道:「有眼不曾見這寶物!」小夫人道:許多房膏,盡彼官府籍沒了,則藏得這物。你若肯留在家中,但但把這件寶物逐顆去賣,盡可過日。」張主管聽得說,正是:
    歸去只愁紅日晚,思量猶恐馬行遲。
    橫財紅粉歌樓酒,誰為三般事不迷?

  當日張勝道:「小夫人要來張勝家中,也得我娘肯時方可。小大人道:和你同去問婆婆,我只在對門人家等回報。」張勝回到家中,將前後事情逐一對娘說了一遍。婆婆是個老人家,心慈,聽說如此落難,連聲叫道:「苦惱,苦惱!小夫人在那裡?」張勝道:「見在對門等。」婆婆道:「請相見!相見禮畢,小夫人把適來說的話,從頭細說一遍:「如今都無親戚投奔,特來見婆婆,望乞容留!」婆婆聽得說道:「夫人暫住數日不妨,只怕家寒怠慢,思量別的親戚再去投奔。」小夫人便從懷裡取出數珠遞與婆婆。燈光下婆婆看見,就留小夫人在家住。小夫人道:「來日剪顆來貨賣,開起胭脂絨線鋪,門前掛著花烤拷兒為記。」張勝道:「有這件寶物,胡亂賣動,便是若乾錢,況且五十兩一錠大銀未動,正好收買貨物。」張勝自從汗店,接了張員外一路買賣,其時人喚張勝做小張員外。小夫人屢次來纏張勝,張勝心堅似鐵,只以主母相待,並下及亂。

  當時清明節候,怎見得:     清明何處不生煙?郊外微風掛紙錢。     人笑人歌芳草地,乍晴乍雨杏花天。     海棠枝上綿蠻語,楊柳堤邊醉容眠。     紅粉佳人爭畫板,彩絲搖曳學飛仙。

  滿城人都出去金明池遊玩,小張員外也出去遊玩。(晚間來,卻待入萬勝門,則聽得後面。人叫「張主管」。當時張勝自思道:「如今人都叫我做小張員外,甚人叫我主管廠間頭看時,卻是;日主人張員外。張勝看張員外面上刺著四字金印,蓬頭垢面,衣服不整齊,即時進入酒店裡,一個穩便閣兒坐下。張勝問道,「主人緣何如此狼狽?張員外道:「下合成了這頭親事!小夫人原是土招宣府裡出來的。今年正月初一日,小夫人自在簾兒裡看街,只一個安童托著盒兒打從面前過去,小夫人叫住問道:『府中近日有甚事說?安童道:『府裡別無甚事,則是前日王招宣尋一串一百單八顆西珠數珠不見,帶累得一俯的人,沒一個不吃罪責。小夫人聽得說,臉上或青或紅。小安童自去。不多時二二十人來家,把他房倉和我的家私,都扮將去。便捉我下左軍巡院拷問,要這一百單八顆數珠。我從不曾見,回說『沒有』。將我打順毒棒,拘禁在監。到虧當日小夫人人去房裡自弔身死,官司沒決撤,把我斷了,則是一事。至今日那一串一百單八顆數珠,不知下落。張勝聞言,心下自思道:「小夫人也在我家裡,數珠也在我家裡,早剪動刀順了。」甚是惶惑。勸了張員外些酒食,相別了。

  張勝沿路思量道:「好是惑人!」回到家中,見小夫人,張勝一步退一步道:「告夫人,饒了張勝性命!」小夫人問道:「怎恁他說?」張勝把適來大張員外說的話說了一遍。小夫人聽得道:「卻不作怪,你看我身上衣裳有縫,一聲高似一聲,你豈不理士得?他道我在你這裡,故意說這話教你不留我。張勝道:「你也說得是。」又過了數日,只聽得外面道:「有人尋小員外!」張勝出來迎接,便是大張員外。張勝心中道:「家裡小夫人使出來相見,是人是鬼,便明白了。」教養娘請小夫人出來。養娘人去,只沒尋討處,不見了小夫人。當時小員外既知小夫人真個是鬼,只得將前面事,一一告與大張員外。問道:「這串數珠卻在那裡?張勝去房中取出,大張員外叫張勝同來王招宣府中說,將數珠交納,其餘剪去數顆,將錢取贖訖。工招宣贖免張士廉罪犯,將家私給還,仍舊開胭脂絨線鋪。大張員外仍請天慶觀道士做蘸,追薦小夫人。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張勝的心,死後猶然相從。虧殺張勝立心至誠,到底不曾有染,所以下受其禍,超然無累。如今財色迷人者紛紛皆是,如張勝者萬中無一。有詩贊云:
    誰不貪財不愛淫?始終難染正人心。
    少年得似張主管,鬼禍人非兩不侵。

第十七卷    鈍秀才一朝交泰

  蒙正窯中怨氣,買臣擔上書聲。文夫失意惹人輕,才入榮華稱慶。紅日偶然陰臀,黃河尚有澄清。浮雲眼底總難憑,牢把腳跟立定。

  這首《西江月》,大概說人窮通有時,固不可以一時之得意,而自誇其能;亦不可以…對之失意,而自墜其志。唐朝甘露年間,有個王涯丞相,官居一品,權壓百僚,憧僕乾數,日食萬錢,說不盡榮華富貴。其府第廚房與一僧寺相鄰。每日廚房中滌鍋淨碗之水,傾向溝中,其水從僧寺中流出。一日寺中老僧出行,偶見溝中流水中有白物,大如雪片,小如玉屑。近前觀看,乃是上白米飯,王丞相廚下鍋裡碗裡洗刷下來的。長老合掌念聲「阿彌陀佛,罪過,罪過!」隨口吟序一首:
    春時耕種夏時耘,粒粒顆顆費力勤;
    春丟細糠如剖玉,炊成香飯似堆銀。
    三餐飽食無餘事,一口饑時可療貧。
    堪歎溝中狼藉賤,可憐天下有窮人!

  長老吟詩已罷,隨喚人工道人,將笊籬笊起溝內殘飯,向清水河中滌去污泥,攤於篩內,日色曬千,用磁缸收貯,且看幾時滿得一缸。下勾三四個月,其缸已滿。兩年之內,並積得六大缸有餘。

  那王涯丞相只道千年富貴,萬代奢華。誰知樂極生悲,一朝觸犯了朝廷,閻門待勘,未知生死。其時賓客散盡,憧僕逃亡,倉廩盡為仇家所奪。王丞相至親二十三口,十盡糧絕,擔饑忍餓,啼哭之聲,聞於鄰寺。長老聽得,心懷下忍。只是一牆之隔,除非穴牆可以相通。長者將缸內所積飯乾浸軟,蒸而饋之。工涯丞相吃罷,甚以為美。遣婢於間老僧,他出家之人,何以有此精食?老僧道:「此非貧僧家常之飯,乃府上滌釜洗碗之餘,流出溝中,貧僧可惜有用之物,棄之無用;將清水洗盡,日色曬千,留為荒年貧丐之食。今日誰知仍濟了尊府之急。正是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。」王涯丞相聽罷,歎道:「我平昔吳殄天物如此,安得不敗?今日之禍,必然不免。」其夜遂伏毒而死。當初富貴時節,怎知道有今日!正是:貧賤常思富貴,富貴又履危機。此乃福過災生,自取其咎。假如今人貧賤之時,那知後日富貴?即如榮華之日,豈信後來苦楚?如今在下再說個先憂後樂的故事。列位看官們,內中倘有胯下忍辱的韓信,妻下下機的蘇秦,聽在下說這段評話,各人回去硬挺著頭頸過日,以待時來,不要先墜了志氣。有詩四句:
    秋風衰草定逢春,尺蟀泥中也會伸。
    畫虎不成君莫笑,安排牙爪始驚人。

  話說國朝天順年間,福建延乎府將樂縣,有個宦家,姓馬,名萬群,官拜吏科給事中。因論太監王振專權誤國,削籍為民。夫人早喪,單生一子,名曰馬任,表字德稱。十二歲游產,聰明飽學。說起他聰明,就如顏子淵聞一知十。論起他飽學,就如虞世南五車腹筒。真個文章蓋世,名譽過人。馬給享愛惜如良金美玉,自下必言。裡中那些富家兒郎,一來為他是簧門的貴公子,二來道他經解之才,早晚飛黃騰達,無不爭先奉承。其中更有兩個人奉承得要緊,真個是。

  冷中送暖,閒裡尋忙。出外必稱弟兄,使錢那問爾我。偶話店中酒美,請飲三杯。才誇妓館容嬌,代包一月。掇臀捧屁,猶雲手有餘香。隨口蹋痰,惟恐人先著腳。說不盡制笑脅肩,只少個出妻獻子。個叫黃勝,綽號黃病完。一個叫顧樣,綽號飛天炮仗。他兩個祖上也曾出仕,都是富厚之字,目下識丁,也頂個讀書的虛名。把馬德稱做個大菩薩供養,扳他日後富貴往來。那馬德稱是忠厚君子,彼以禮來,此以禮在,見他慇懃,也遂與之為友。黃勝就把親妹六樊,許與德稱為婚。德稱聞此女才貌雙全,不勝之喜。但從小立個誓願:若喜洞房花燭夜,必須金榜掛名時。馬給事見他立志高明,也不相強,所以年過二十,尚未完娶。

  時值鄉試之年,忽一日,黃勝、顧樣邀馬德稱向書鋪中去買書。見書鋪隔壁有個算命店,牌上寫道:「要知命好丑,只間張鐵口!」馬德稱道:「此人名為『鐵口』,必肯直言。」買完了書,就過間壁,與那張先生拱手道:「學生賤造,求教!」先生間了八字,將五行生剋之數,五星虛實之理,推算了一回。說道:「尊官若下見怪,小於方敢直言。」馬德稱道:「君予間災下間福,何須隱諱!」黃勝、顧祥兩個在傍,只怕那先生下知好歹,說出話來衝撞了公子。黃勝便道:「先生仔細看看,不要輕談!」顧祥道:「此位是本縣大名士,你只看他今科發解,還是發魁?」先生道:「小子只據理直講,不知准否?貴造『偏才歸祿』,父主崢嶸,論理必生於貴宦之家。」黃顧二人扣乎大笑道:「這就准了。」先生道:「五墾中『命纏奎壁』,文章冠世。」二人又大笑道:「好先生,算得准,算得准!」先生道:「只嫌二十二歲交這運下好,官煞重重,為禍下小。不但破家,亦防傷命。若過得二十一歲,後來到有五十年朵華。只怕一丈闊的水缺,雙腳跳不過去。」黃勝就罵起米道:「放屁,那有這話!」顧祥伸出拳來道:「勻」這廝,打歪他的鐵哈。」馬德稱雙手攔住道:「命之理微,只說他算不准就罷了,何須計較。」黃顧二人,口中還不乾淨,卻得馬德稱抵死勸回。那先生只求無事,也不想算命錢了。止是:阿諫人人喜,直言個個嫌。

  那時連馬德稱也只道自家唾手功名,雖不深怪那先生,卻也不信。誰知三場得意,榜上無名。自十五歲進場,到今二十一歲,三科不中。若淪年紀還不多,只為進場屢次了,反覺不利。又過一年,剛剛二十二歲。馬給事一個門生,又參了王振一本。王振疑心座主指使而然,再理前仇,密唆朝中心腹,尋馬萬群當初做有司時罪過,坐贓萬兩,著本處撫按迫解。馬萬群本是個清官,聞知此信,一口氣得病數日身死。馬德稱哀戚盡禮,此心無窮。卻被有司逢迎上意,逼要萬兩贓銀交納。此時只得變賣家產,但是有稅契可查者,有司逕自估價官賣。只有續置一個小小日莊,未曾起稅、官府不知。馬德稱恃顧祥平昔至交,只說顧家產業,央他暫時承認。又有古董書籍等項,約數百金,寄與黃勝家去訖。卻說有司官將馬給事家房產田業盡數變賣,未足其數,兀白吹毛求疵不已。馬德稱扶樞在墳堂屋內暫住,忽一日,顧祥遣人來言,府上餘下田莊,官府已知,瞞不得了,馬德稱無可奈何,只得入官。後來聞得反是顧祥舉首,一則恐後連累,二者博有司的笑臉。德稱知人情好險,付之一笑。過廠歲餘,馬德稱在黃勝家索取寄頓物件,連走數次,俱不相接,結未遣人送一封帖來。馬德稱拆開看時,沒有書柬,止封帳目一紙。內開某月某日某事用銀若乾,某該合認,某該獨認。如此非一次,隨將古董書籍等項估計扣除,不還一件。德稱人怒,當了來人之面,將帳目扯碎,大罵一場:「這般狗邑之輩,再休相見!」從此親事亦下題起。黃勝巴不得杜絕馬家,正中其懷。正合著西漢馮公的四句,道是:
    一貴一賤,交情乃見;
    一死一生,乃見交情。

  馬德稱在墳屋中守孝,弄得衣衫藍縷,口食不週。當初父親存日,也曾周濟過別人,今日自己遭困,卻誰人周濟我廣守墳的老王掉掇他把墳上樹木倒賣與人,德稱不肯。老王指著路上幾棵大柏樹道:「這樹不在泵傍,賣之元妨。」德稱依九,講定價錢,先倒一棵下來,中心都是蟲蛀空的,不值錢了。再倒一棵,亦復如此。德稱歎道:「此乃命也!」就教住手。那兩棵樹只當燒柴,賣不多錢,不兩日用完了。身邊只剩得十二歲一個家生小廝,央老工作中,也賣與人,得銀五兩。這小廝過門之後,夜夜小遺起來,主人不要了,退還老王處,索取原價,德稱不得已,情厚減退了二兩身價賣了。好奇怪!第二遍去就不小遺了。這幾夜小遺,分明是打落德稱這二兩銀子,不在話下。

  光陰似箭,看看服滿。德稱貧困之極,無門可告。想起有個表叔在浙江杭州府做二府,猢州德清縣知縣也是父親門生,不如去投奔他,兩人之中,也有一遇。當下將幾件什物家火,托老工賣充路費。漿洗了舊衣舊裳,收拾做一個包裹,搭眠L路,直至杭州。間那表叔,剛剛十日之前,已病故了。隨到德清縣投那個知縣時,又正遇這幾日為錢糧事情,與上司爭論不合,使性要回去,告病關門,無由通報。正是:時來鳳送除下閣,運女雷轟薦福碑!

  德稱兩處投入不著,想得南京衙門做官的多有年家。又趁船到京口,欲要渡江,怎奈連口大西風,土木船寸步難行。只得往句吝一路步行而入,逕往留都。區數國都那幾個城門:
    神策金川儀風門,懷遠請涼到石城。
    三山聚寶連通濟,洪武朝陽走太平。

  馬德稱由通濟門人城,到飯店中宿了一夜。次早往部科等各衙門打聽,往年多有年家為官的,如今升的升了,轉的轉了,死的死了,壞的壞了,一無所遇。乘興而來,卻難興盡而返,流連光景,下覺又是半年有餘,盤纏俱已用盡。雖下學伍大夫吳門乞食,也難免呂蒙正僧院投齋。忽一日,德稱投齋到大報恩寺,遇見個相識鄉親,問其鄉裡之享。方知本省宗師按臨歲考,德稱在先服滿時因無禮物送與學裡師長,不曾動得起復文書及遊學墾子,也不想如此久客於外。如今音信不通,教官逕把他做避考申黜。千里之遙,無由辨復,真是:屋漏更遭連夜雨,船遲又遇打頭風。

  德稱聞此消息,長歎數聲,無面回鄉,意欲覓個館地,權且教書餬口,再作道理。誰知世人眼淺,不識高低。聞知異鄉公子如此形狀,必是個浪蕩之徒,便有錦心繡腸,誰人信他,誰人請他?又過了幾時,和尚們都怪他蒿惱。語言不遜,不可盡說。幸而天無絕人之路。有個運糧的趙指揮,要請個門館先生同往北京,一則陪話,二則代筆。偶與承恩寺主持商議。德稱聞知,想逍:「乘此機會,往北京一行,豈下兩便。」遂央僧此系。那俗僧也巴不得遣那窮鬼起身,就在指揮面前稱揚德稱好處,且是柬情甚少。趙指揮是武官,不管三七二十一,只要省,便約德稱在寺,投刺相見,擇日請了下船同行。德稱口如懸河,賓主頗也得合。下一日到黃河岸口,德稱偶然上岸登東。忽聽發一聲響,猶如天崩地裂之形。慌忙起身看時,吃了一驚,原來河口決了。趙指揮所統糧船三分四散,不知去向。但見水勢滔滔,一望無際。

  德稱舉目無依,仰天號哭,歎道:「此乃天絕我命也,不如死休!」方欲投入河流,遇一老者相救,問其來歷。德稱訴罷,老者側然憐憫,道:「看你青春美質,將來豈無發跡之期?此去短盤至北京,費用亦不多,老夫帶得有三兩荒銀,權力程敬!」說罷,去摸袖裡,卻摸個空,連呼「奇怪!」仔細看時,袖底有一小孔,那者者趕早出門,不知在那裡遏著剪絡的剪去了。老者嗟歎道:「古人云:『得咱心肯日,是你運通時。』今日看起來,就是心肯,也有個天數。非是老夫吝惜,乃足下命運不通所致耳。欲屈足下過舍下,又恐路遠不便,」乃邀德稱到市心裡,向一個相熟的主人家借銀五錢為贈。德稱深感其意,只得受了,再三稱謝而別。

  德稱想這五錢銀子,如何盤纏得許多路。思量一計,買下紙筆,一路賣字。德稱寫作俱佳,爭奈時運未利,不能討得文人墨士賞鑒,不過村坊野店胡亂買幾張糊壁,此輩曉得什麼好歹,那肯出錢。德稱有一頓沒一頓,半饑半飽,直捱到北京城裡,下了飯店。間店主人借緒紳看查,有兩個相厚的年伯,一個是兵部尤侍郎,一個是左卿曹光祿。當下寫了名刺,先去謁曹公。曹公見其衣衫不整,心下不悅,又知是王振的仇家,不敢招架,送下小小程儀就辭了。再去見尤侍郎,那尤公也是個沒意思的,自家一無所贈,寫一封柬帖薦在邊上陸總兵處,店主人見有這封書,料有際遇,將五兩銀子借為盤纏。誰知正值北虜也先為寇,大掠人畜,陸總兵失機,扭解來京間罪,連尤侍郎都罷官去了。德稱在塞外擔閣了三四十月,又無所遇,依舊回到京城旅寓。

  店主人折了五兩銀子,沒處取討,又欠下房錢飯錢若乾,索性做個宛轉,倒不好推他出門,想起一個主意來。前面衚衕有個劉千戶,其子八歲,要訪個下路先生教書,乃薦德稱。劉千戶大喜,講過束情二十兩。店主人先支一季束修自己收受,准了所借之數。劉千戶頗盡主道,送一套新衣服,迎接德稱到彼坐館。自此吝餐下缺,且訓湧之暇,重溫經史,再理文章,剛剛坐毅三個月,學生出起痘來,大醫下藥下效,十二朝身死。劉千戶單只此子,正在哀痛,又有刻薄小人對他說道:「馬德稱是個降禍的大歲,耗氣的鶴神,所到之處,必有災殃。趙指揮請了他就壞了糧船,尤恃郎薦了他就壞了官職。他是個不吉利的秀才,不該與他親近。」劉千戶不想自兒死生有命,到抱怨先生帶累了。

  各處傳說,從此京中起他一個異名,叫做「鈍秀才」。凡鈍秀才街上過去,家家閉戶,處處關門。但是早行遇著鈍秀才的一日沒彩,做買賣的折本,尋人的不遏,告官的理輸,討債的下是廝打定是廝罵,就是小學生上學也被先生打幾下手心。有此數項,把他做妖物相看。倘然狹路相逢,一個個吐口涎沫,叫句吉利方走。可憐馬德稱衣冠之冑,飽學之懦,今日時運下利,弄得日無飽餐,夜無安宿。同時有個浙中吳監生,性甚硬直。聞知鈍秀才之名,下信有此事,特地尋他相會,延至寓所,叩其胸中所學,甚有接待之意。坐席猶未暖,忽得家書報家中老父病故,踉蹌而別,轉薦與同鄉呂鴻腫。呂公請至寓所,待以盛撰,方才舉著,忽然廚房中火起,學家驚慌逃奔。德稱因腹餒經行了幾步,被地方拿他做人頭,解去官司,下由分說,下了監鋪。幸呂鴻腫是個有天理的人,替他使錢,免其枷責。從此鈍秀才其名益著,無人招接,仍復賣字為生。慣與婊家書壽軸,喜逢新歲寫春聯。夜間常在祖師廟、關聖廟、五顯廟這幾處安身。或與道人代寫疏頭,趁幾文錢度日。

  話分兩頭,卻說黃病鬼黃勝,自從馬德稱去後,初時還伯他還鄉。到宗師行黜,不見回家,又有人傳信,道是隨趙指揮糧船上京,破黃河水決,已召沒矣。心下但然無慮,朝夕逼勒妹子六姨改聘。六嬪以死自誓,決不二夫。到天順晚年鄉試,黃勝董緣賄賂,買中了秋榜,裡中奉承者填門塞戶。聞知六焕年長未嫁,求親者日不離門,六饃堅執不從,黃勝也無可奈何。到冬底,打疊行囊在北京會試。馬德稱見了鄉試錄,已知黃勝得意,必然到京,想起舊恨,羞與相見,預先出京躲避。誰知黃勝下耐功名。若是自家學問上掙來的前程,倒也理之當然,下放在心裡。他原是買來的舉人,小人乘君子之器,不覺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又將銀五十兩買了個勘合,馳驛到京,尋了個大大的下處,且下去溫習經史,終日穿花街過柳巷,在院子裡表子家行樂。常言道「樂極悲生」,嫖出一身廠瘡。科場漸近,將白金百兩送大醫,只求速愈。大醫用輕粉劫藥,數日之內,身體光鮮,草草完場而歸。不夠半年,瘡毒大發,醫治不痊,嗚呼哀哉,死了。

  既無兄弟,又無於息,族間都來搶奪家私。其妻王氏又沒主張,全賴六焕一身,內支喪事,外應親族,按譜立嗣,眾心俱悅服無言。六焕自家也分得一股家私,不下數乾金。想起丈夫覆舟消息,未知真假,賈了多少盤纏,各處遣人打聽下落。有人自北京來,傳說馬德稱未死,落莫在京,京中都呼為「鈍秀才」。六焕是個女中大夫,甚有劈著~收拾起輜重銀兩,帶廠丫畏憧僕,僱下船隻,一往來到北京尋取丈夫。訪知馬德稱在真定府龍興寺大悲閣寫《法華經趴乃將白金百兩,新衣數套,辛筆作書,緘封停當,差老家人工安責去,迎接丈夫。分付道:「我如今便與馬相公援例入監,請馬相公到此讀書應舉,不可遲滯。

  王安到尤興寺,見了長老,問:「福建馬相公何在?」長老道:「我這裡只有個『鈍秀才』,並沒有什麼馬相公。」王安道:「就是了,煩引相見。」和尚引到大悲閣下,指道:「傍邊桌上寫經的,不是鈍秀才?」主安在家時曾見過馬德稱幾次,今日雖然藍縷,如何不認得?一見德稱便跪下磕頭。馬德稱卻在貧賤患難之中,不料有此,一時想不起來。慌忙扶住,間道:「足下何人?」王安道:「小的是將樂縣黃家,奉小姐之命,特來迎接相公,小姐有書在此。」德稱便問。「你小姐嫁歸何宅廣王安道:「小姐守志至今,誓不改適。因家相公近故,小姐親到京中來訪相公,要與相公入粟北雍,請相公早辦行期。」德稱方才開緘而看,原來是一首詩,詩曰:
    何事蕭郎戀遠游?應知鳥帽未籠頭。
    圖南自有風雲便,且整雙蕭集鳳樓。

  德稱看罷,微微而笑。工安獻上衣服銀兩,且請起程日期。德稱道:「小姐盛情,我豈不知?只是我有言在充:『若要洞府花燭夜,必須金榜掛名時。,向困貧困,學業久荒。今幸有餘資可供燈火之費,且待明年秋試得怠之後,方敢與小姐相見。」王安不敢相逼,木賜回書。德稱取寫經餘下的繭絲一幅,答詩四句:
    逐逐風塵已厭游,好音剛喜見怦頭。
    妓娥夙有攀花約,莫遣莆聲出鳳樓。

  德稱封了詩,付與王安。王安星夜歸京,回復了六婉小姐。開詩看畢,歎惜不已。

  其年天順爺爺正遇「土木之變」,皇太后權請郵王攝位,改元景泰。將好閹王振全家抄沒,幾參劾工振吃虧的加官賜蔭,黃小姐在寓中得了這個消息,又遣王安到尤興寺報與馬德稱知道。總稱此時雖然借寓僧房,圖書滿案,鮮衣美食,已不似在先了。和尚們曉得是馬公子馬相公,無下欽敬。其年正是三十二歲,交逢好運,正應張鐵口先生推算之語。可見:萬般皆是命,半點下由人。

  德稱正在寺中溫習舊業,又得了工安報信,收拾行囊,別了長老赴京,另尋一寓安歇。黃小姐撥家憧二人伏侍,一應日用供給,絡繹憤送。德稱草成表章,敘先臣馬萬群直言得禍之由,一則為父親乞恩昭雪,一則為自己辨復前程,聖旨倒,准復馬萬群原官,仍加三級,馬任復學復摩。所抄沒田產,有司追給。德稱差家懂報與小姐知道。黃小姐又差王安送銀兩到德稱寓中,叫他度例入粟。明春就考了監元,至秋發魁。就於寓中整備喜筵,與黃小姐成親。來春又中了第十名會魁,殿試二甲,考選庶吉士。上表給假還鄉,焚黃謁墓,聖旨准了。夫妻衣錦還鄉,府縣官員出郭迎接。往年抄沒田宅,俱用官價贖還,造冊交割,分毫不少。賓朋一向疏失者,此日奔走其門如市。只有顧祥一人自覺羞慚,遷往他郡去訖。時張鐵口先生尚在,聞知馬公於得第榮歸,特來拜賀,德稱厚贈之而去。後來馬任直做到禮、兵、刑三部尚書,六摸小姐封一品夫人。所生二予,俱中甲科,替纓下絕。至今延平府人,說讀書人不得第者,把「鈍秀才」為比。後人有詩歎云:
    十年落魄少知音,一日風雲得稱心。
    秋菊春桃時各有,何須海底去撈針。
第十八卷    老門生三世報恩

    買只牛兒學種田,結間茅屋向林泉。
    也知老去無多日,且向山中過幾年。
    為利為官終幻客,能詩能酒總神仙。
    世問萬物俱增價,老去文章不值錢。

  這八句詩,乃是達者之言,未句說:「老去文章不值錢」,這一句,還有個評論。大抵功名遲速,莫逃乎命,也有早成,也有晚達。早成者未必有成,晚達者未必下達。不可以年少而自恃,不可以年老而自棄。這老少二字,也在年數上,論不得的。假如甘羅十二歲為丞相,十二歲上就死了,這十二歲之年,就是他發白齒落、背曲腰彎的時候了。後頭日子已短,叫不得少年。又如姜太公八十歲還在渭水釣魚,遇了周文王以後車載之,拜為師尚父。文工崩,武上立,他又秉鎖為軍師,佐武工代商,定了周家八百年基業,封於齊國。又教其子丁公治齊,自己留相周朝,直活到一百二十歲方死。你說八十歲一個老漁翁,誰知同後還有許多事業,日十正長哩!這等看將起來,那八十歲上還是他初束髮,剛頂冠,做新郎,應童子試的時候,叫不得老年。做人只知眼前貴賤,那知去後的日長日短?見個少年富貴的奉承不暇,多了幾年年紀,陸蹌下遇,就怠慢他,這是短見薄識之輩。譬如農家,也有早谷,也有晚稻,正不知鄧一種收成得好?不見古人云:
    東園桃季花,早發還先萎。
    遲遲澗畔鬆,鬱鬱含晚翠。

  閒話休提。卻說國朝正統年間,廣鹵桂林府興安縣有一秀才,複姓鮮於,名同,字大通。八歲時曾舉神童,十一歲游庫,超增補國。倫他的才學,便是董仲舒、司馬相如也不著在眼裡,真個是胸藝萬卷,筆掃千軍。論他的志氣,便像馮京、荷轄連中三元,也只算他使袋裡東西,真個是足躡風雲,氣衝牛鬥。何期才高而數奇,志大而命薄。年年科學,歲歲觀場,不能得朱衣點額,黃榜標名。到三十歲上,循資該出貢了。他是個有才有志的人,貢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。思量窮秀才家,全虧學中年規這幾兩康銀,做個讀書本錢。若出了學門,少了這項來路,又去坐監,反費盤纏。況且本省比監裡又好中,算計下通。偶然在朋友前露了此意,那下首該貢的秀才,就來打話要他讓貢,情願將幾十金酬謝。鮮於同又得了這個利息,自以為得計。第一遍是個情,第二遍是個例,人人要貢,個個爭先。

  鮮於同自三十歲上讓貢起,一連讓了八遍,到四十六歲兀自沉埋於伴水之中,馳逐於青補之隊。也有人笑他的,也有人憐他的,又有人勸他的。那笑他的他也不睬,憐他的他也不受,只有那勸他的,他就勃然發怒起來道:「你勸我就貢,止無過道俺年長,不能個科第了。卻不知龍頭屬於老成,梁皓八十二歲中了狀元,也替天下有骨氣肯讀書的男子爭氣。俺若情願小就時,三十歲上就了,肯用力鑽刺、少不得做個府佐縣正,昧著心田做去,盡可榮身肥家。只是如今是個科目的世界,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,誰說他胸中才學?若是三家村一個小孩子,粗粗裡記得幾篇爛舊時文,遇了個盲試官,亂固亂點,睡夢裡偷得個進士到手。一般有人拜門生,稱老師,譚天說地,誰敢出個題目將帶紗帽的再考他一考麼?不止於此,做官裡頭還有多少不乎處,進土官就是個銅打鐵鑄的,撤漫做去,投人敢說他下字。科貢官,兢兢業業,捧了卵子過橋,上司還要尋趁他。比及按院復命,參論的但是進士官,憑你敘礙極貪極酷,公道看來,拿問也還透頭,說到結未,生怕斷絕了貪酷種子,道:『此一臣者,官箴雖砧,但或念初任,或念年青,尚可望其自新,策其末路,姑照浮躁或不及例降調。不勾幾年工夫,依舊做起。倘抖得些銀子央要道挽回,不過對調個地方,全然沒事。科貢的官一分不是,就當做十分。晦氣遇著別人有勢有力,沒處下手,隨你清廉賢宰,少不得借重他替進士頂缸。有這許多下平處,所以下中進士,再做不得官。俺寧可老儒終身,死去到閻王面前高聲叫屈,還博十來世出頭。豈可屈身小就,終日受人懊惱,吃順氣丸度日!」遂吟詩一首,詩曰:
    從來資格困朝紳,只重科名不重人。
    楚士鳳歌誠恐殆,葉公龍好豈求真。
    若還黃挎終無分,寧可青襯老此身。
    鐵硯磨穿豪杰事,春秋晚遇說平津。

  漢時有個平津侯,複姓公孫名弘,五十歲讀《春秋》,六十歲對策第一,做到丞相封侯。鮮於同後來六十一歲登第,人以為詩敞,此是後話。

  卻說鮮於同自吟了這八句詩,其志愈銳。怎奈時運不利,看看五十齊頭,「蘇幸還是舊蘇秦」,不能匈改換頭面。再過兒年,連小考都不利了。每到科學年分,第一個攔場告考的就是他,討了多少人的厭賤。到天順六年,鮮於同五十七歲,鬢發都蒼然了,兀自擠在後生家隊裡,談文講藝,娓娓不倦。那些後生見了他,或以為怪物,望而避之;或以為笑具,就而戲之。這都不在話下。

  卻說興安縣知縣,姓刺名遇時,表字順之。浙江台州府仙居縣人氏。少年科甲,聲價甚高。喜的是談文講藝,商古論今。只是有件毛病,愛少賤老,下肯一視同仁。見了後生英俊,加意獎借;若是年長老成的,視為朽物,口呼「先輩」,甚有戲侮之怠。其年鄉試屆期,宗師行文,命縣裡錄科。例知縣將合縣生員考試,彌封閱卷,自恃服力,從公品第,黑暗裡拔了一個第一,心中十分得意,向眾秀才面前誇獎道:「本縣拔得個首卷,其丈大有吳越中氣脈,必然連捷,通縣秀才,皆莫能及。」眾人拱手聽命,卻似漢皇築壇拜將,正不知拜那一個有名的豪杰。比及拆號唱名,只見一人應聲而出,從人叢中擠將上來,你道這人如何?

  矮又矮,脾又胖,須鬢黑白各一半,破儒中,欠時樣,藍衫補孔重重綻。你也瞧,我也看,著還冠帶像胡判。不在誇,下在贊,「先輩」今朝說嘴慣。休羨他,莫自歎,少不得大家做老漢。不須營,不須於,序齒輪流做領案。

  那案首不是別人,正是那五十六歲的怪物、笑具,名叫鮮於同。合堂秀才哄然大笑;都道:「鮮於』先輩』,又起用了。連蒯公也自羞得滿面通紅,頓口無言。一時間看錯文字,今日眾人屬目之地,如何番悔!忍著一肚子氣,胡亂將試卷拆完。喜得除了第一名,此下一個個都是少年英俊,還有些咳中帶喜。是日刪公發放諸生事畢,回衙悶悶不悅,下在話下。

  卻說鮮於同少年時本是個名士,因淹滯了數年,雖然志不曾灰,卻也是:澤釁屈原吟獨苦,洛陽季千面多慚。今日出其不意,考個案首,也自覺有些興頭。到學道考試,未必愛他文字,虧了縣家案首,就搭上一名科舉,喜孜孜去赴省試。眾朋友都在下處看經書,溫後場。只有鮮於同平昔飽學,終日在街坊上遊玩。旁人看見,都猜道:「這位老相公,不知是送兒子孫兒進場的?事外之人,好不悠閒自在1」若曉得他是科舉的秀才,少不得要笑他幾聲。

  日居月諸,忽然八月初七日:街坊上大吹大擂,迎試官進貢院。鮮於同觀看之際,見興安縣闌公,主徵聘做《禮記彭房考官。鮮於同自想,我與閉公同經,他考過我案首,必然愛我的文字,今番遇合,十有八九。誰知刪公心裡不然,他又是一個見識道:「我取個少年門生,他後路悠遠,官也多做幾年,房師也靠得著他。那些老師宿儒,取之無益。」又道:「我科考時下合昏廠眼,錯取了鮮於『先輩』,在眾人前老大沒趣。今番再取中了他,卻不又是一場笑話。我今閱卷,但是三場做得齊整的,多應是夙學之上,年紀長了,不要取他。只揀嫩嫩的口氣,亂亂的文法,歪歪的四六,怯怯的策論,饋債的判語,那定是少年初學。雖然學問未充,養他一兩科,年還不長,且脫了鮮於同這件干紀。」算汁已定,如法閱卷,取了幾個不整下齊,略略有些筆資的,大圈大點,呈上主司。主司都批了「中」字。到八月廿八日,主司同各經房在至公堂上拆號填榜。《禮記珍房首卷是桂林府興安縣學生,複姓鮮於,名同,習忻L記》,又是那五十六的怪物、笑具僥幸了。刺公好生驚異。主司見刺公有不樂之色,問其緣故。惻公道:「那鮮於同年紀已老,恐置之魁列,無以壓服後生,情願把一卷換他。」主司指堂上匾額,道:「此堂既名為『至公堂,,豈可以老少而私愛惜乎?自古龍頭屬於老成,也好把天下讀書人的志氣鼓舞一番。遂不含更換,判定廠第五名正魁,例公無可奈何。正是:
    饒君用盡千般力,命裡安排動不得。
    本心拎取少年郎,依舊取將老怪物。

  制公立心不要中鮮於「先輩」,故此只揀下整齊的文字才中。那鮮於同是宿學之上,文字必然整齊,如何反投其機?原來鮮於同為八月初七日看了例公入簾,自舊遇合十有八九。回歸寓中多吃了幾杯生倆,壞了脾胃,破腹起來。勉強進場,一頭想文字,一頭泄瀉,瀉得一絲兩氣,草草完篇。二場三場,仍復如此,十分才學,不曾用得一分出來。自謂萬元中式之理,昧知測公到不要整齊文字,以此竟占了個高魁」也是命裡否極泰來,顛之倒之,自然湊巧。那興安縣剛剛只中他一個舉人。當日鹿鳴宴罷,八同年序齒,他就居了第一。各房考官見了門生,俱各歡喜,惟刺公悶悶不悅。鮮於同感砌公兩番知遇之恩,愈加慇懃,刪公愈加懶散。上京會試,只照常規,全無作興加厚之意。明年鮮於同五十八歲,會試,又下第了。相見刺公,剜公更無別語,只勸他選了官罷。鮮子同做了四十十年秀才,不肯做貢生官,今日才中得一年鄉試,怎肯就舉人職,回家讀書,愈覺有興。每聞裡中秀才會文,他就袖了紙墨筆硯,捱入會中同做。憑眾人耍他,笑他,咳他,厭他,總下在意。做完了文字,將眾人所作看了一遍,欣然而歸,以此為常。

  光陰荏苒,不覺轉眼三年,又當會試之期。鮮於同時年六十有一,年齒雖增,匡釺如;日。在北京第二遍會試,在寓所得其一夢。夢見中了正魁,會試錄上有名,下面卻填做稷詩經》,不是《禮記》。鮮於同本是個宿學之士,那一經不通?他功名心急,夢中之言,不由不信,就改了《詩經》應試。事有湊巧,物有偶然。砌知縣為官清正,行取到京,欽授禮科給事中之職。其年又進會試經房。耐公不知鮮於同改經之事,心中想道:「我兩遍錯了主意,取了那鮮於「先輩』做了首卷,今番會試,他年紀一發長了。若《禮記》房裡又中了他,這才是終身之佑。我如今不要看《禮記》,改看了《詩經》卷子,那鮮於「先輩,中與不中,都下干我事。」比及人簾閱卷,遂請看《詩珍五房卷。側公又想道:「天下舉子像鮮於『先輩,的,諒也非止一人,我不中鮮於同,又中了別的老兒,可不是『躲了雷公,遇了霹虜,!我曉得了,但凡老師宿儒,經旨必然十分透徹,後生家專工四書,經義必然下精。如今到下要取囚經整齊,但是有些筆資的,不妨題旨影響,這定是少年之輩了/閱卷進呈,等到揭曉,《渤五房頭卷,列在第十名正魁。拆號看時,卻是桂林府興安縣學生,複姓鮮於,名同,習《詩經》,剛剛又是那六十一歲的怪物、笑具!氣得刺遏時目睜口呆,如槁木死灰模樣!早知宮貴生成定,悔卻從前在用心。耐公又想道。「淪起世上同名性的盡多,只是桂林府興安縣卻沒有兩個鮮於同,但他向來是《禮記》,不知何故又改了《詩經》,好生奇怪?」候其來謁,叩其改經之故。鮮於同將夢中所見,說了一遍。耐公歎息連聲道:「真命進士,真命進土廣自此惻公與鮮於同師生之誼,比前反覺厚了一分。毆試過了,鮮於同考在二甲頭上,得選刑部主事。人道他晚年一第,又居冷局,替他氣悶,他欣然自如。

  卻說閉退時在札科衙門直言敢諫,因奏疏裡面觸突了大學士劉吉,被吉尋他罪過,下於詔獄。那時刑部官員,一個個奉承劉吉,欲將刺公置之死地。卻好天與其便,鮮於同在本部一力周旋看覷,所以刺公下致吃虧。又替他糾合同年,在各衙門懇求方便,剛公遂得從輕降處。砌公自想道:「『著意種花花不活,無心栽柳柳成陰。,若不中得這個老門生,今日性命也難保。」乃往鮮於「先輩」寓所拜謝。鮮於同道:「門生受恩師三番知遇,今日小小效勞,止可少答科舉而已,天高地厚,未酬萬一1」當日師生二人歡飲而別。自此不論砌公在家在任,每年必遣人問候,或一次或兩次,雖俸金微薄,表情而已。

  光陰荏苒,鮮於同只在部中遷轉,不覺六年,應升知府。京中重他才品,敬他老成,吏部立心要尋個好缺推他,鮮於同全下在意。偶然仙居具有信至,例公的公於闌敬共與豪戶查家爭墳地疆界,唆罵了一場。查家走失了個小廝,賴刪公子打死,將人命事告官。刪敬共無力對理,一逕逃往雲南父親任所去了。官府疑沏公子逃匿,人命真情,差人雪片下來提人,家屬也監了幾個,閻門驚懼。鮮於同查得台州正缺知府,乃央人討這地方。吏部知台州原非美缺,既然自己情願,有何不從,即將鮮於同推升台州府知府。鮮千同到任三日,豪家已知新大守是測公門生,特討此缺而來,替他解紛,必有偏向之情。先在衙門謠言放刁,鮮於同只推不聞。側家家屬訴冤,鮮於同亦佯為不理。密差的當捕人訪緝查家小廝,務在必獲。約過兩月有餘,那小廝在杭州拿到,餌於大守當堂審明,的系自逃,與聞家無於。當將小廝責取查家領狀。測氏家屬,即行釋放。炯會一日,親往墳所踏看疆界。查家見小廝已出,白知所訟理虛,恐結訟之日必然吃虧。一面央大分上到大守處說方便,,一面又央人到刺家,情願把墳界相讓講和。酬家事已得白,也不願結冤家。鮮於大守准了和息,將查家薄加罰治,申詳上司,兩家莫不心服。正是:只愁堂上無明鏡,下怕民間有鬼好。

  鮮於大守乃寫書信一通,差人往雲南府回覆房師砌公,刪公大喜,想道:「『樹荊棘得刺,樹桃李得蔭』,若不曾中得這個老門生,今日身家也難促,」遂寫懇切謝啟一姻,遣兒千刎敬兒資回,到府拜謝。鮮於同道:「下宮暮年淹素,為世所棄,受尊公老師三番知遇,得掇科目,常恐身先溝壑,大德下報。今日恩兄被誣,理當暴白。下官因風吹火,小效區區,止可少酬老師鄉試提拔之德,尚欠情多多也!」因為閉公子經紀家事,勸他閾戶讀書,自此無話。

  鮮千同在台州做了三年知府,聲名大振,升在徽寧道做兵憲,累升河南廉使,勤於官職」年至八旬,精力比少年兀自有餘,推升了浙江巡撫。鮮於同想道:「我六十一歲登第,且喜儒途淹賽,仕途到順溜,並不曾有風波。今官至撫台,恩榮極矣。一向清勤自矢,不負朝廷。今日急流勇退,斑之當然。但受刺公三番知遇之恩,報之未盡,此任正在房師地方,或可少效涓埃。」乃擇日起程赴任。一路迎送榮耀,自不必說。下一日,到了浙江省城。此時側公也歷任做到大參地位,因病目不能理事,致政在家。聞得鮮於「先輩」又做本省開府,乃領了十二歲孫兒,親到杭州謁見。肉公雖是房師,到小於鮮於公二十餘歲。今日耐公致政在家,又有了目疾,尤錘可憐。鮮於公年已八旬,健如壯年,位至開府。可見發達不在於遲早,側公歎息了許多。正是:鬆柏何頓羨桃豐,請君點檢歲寒枝。

  且說鮮於同到任以後,正擬遣人問候例公,聞說例參政到門,喜不自勝,倒展而迎,直請到私宅,以師生禮相見。惻公喚十二歲孫兒:「見了老公祖。」鮮於公間,「此位是老師何人?刺公道:「老夫受公祖活命之恩,大子昔日難中,又蒙昭雪,此恩直如覆載。今天幸福墾又照吾省。老夫衰病,不久於世,大子讀書無成,只有此孫,名曰刪悟,資性頗敏,特攜來相托,求老公祖青目鮮於公道:「門生年齒,己非仕途人物,正為師恩酬報未盡,所以強顏而來。今日承老師以令孫相托,此乃門生報德之會也。鄙意欲留令孫在敝衙同小孫輩課業,未審老師放心否?」砌公道:「若蒙老公祖教訓,老夫死亦瞑目!」遂留兩個書童服事例悟在都撫衙內讀書,惻公自別去了。那鬧悟資性過人,文章日進。就是年之秋,學道按臨,鮮於公力薦神童,進學補凜,依舊留在衙門中勤學。

  三年之後,學業已成。鮮於公道:「此子可取科第,我亦可以報老師之恩矣。」乃將俸銀三百兩贈與閉悟為筆硯之資,親送到台州仙居縣,適值刺公二日前一病身亡,鮮子公哭奠已畢。間:「老師臨終亦有何言?」閉敬共道:「先父遺言,自己不幸少年登第,園而愛少賤老,偶爾暗中摸索,得了老公祖大人。後來許多年少的門生,賢愚不等,升沉下一,俱不得其氣力,全虧了老公祖大人一人,始終看覷。我子孫世世不可怠慢老成之士!」鮮於公呵呵大笑道:「下官今日三報師恩,正要天下人曉得扶持了老成人也有用處,不可愛少而賤老也!「罷,作別回省,草上去章,告老致仕。得旨予告,馳驛還鄉,優悠林下。每日訓課兒孫之暇,同裡中父者飲酒賦詩。後八年,長孫鮮於涵鄉榜高魁,赴京會試,恰好仙居縣刺悟是年中舉,也到京中。兩人三世通家,又是少年同窗,並在一離讀書。比及會試掏曉,同年迸士,兩家互相稱賀。

  鮮於同自五十六歲登科,六十一歲登甲,歷仕二十三年,腰金衣紫,錫恩三代。告老回家,又看了孫兒科第、直活到九十六歲,整整的四十年晚運。至今浙江人肯讀書,下到六七十歲還不丟手,往往有晚達者。後人有詩歎云:
    利名何必苦奔忙,遲早須臾在上蒼。
    但學幡桃能結果,三千餘歲未為長。
第十九卷    崔衙內白鷂招妖

  古本作《定山三怪》,又云《新羅白鷂》。     早退禾朝寵責妃,諫章爭敢傍丹擇。     蓬萊殿裡迎薄駕,花尊樓前進荔枝。     揭鼓未終聾鼓動,羽衣猶在戰衣追。     子孫翻作昇平禍,不念先皇創業時。

  這首詩,題著唐時第七帝,溢法謂之玄宗。古老相傳云:天上一座星,謂之玄星,又謂之金星,又謂之參星,又謂之長庚星,又謂之太白星,又謂之啟明星。世人不識,叫做曉星。初上時,東方未明;夭色將曉,那座星漸漸的暗將來。先明後暗,這個謂之玄。唐玄宗自姚崇、宋瓊為相,米麥不過三四錢,千里不饋行糧。自從姚宋二相死,楊國忠、李林甫為相,教玄宗生出四件病來:   內作色荒,外作禽荒,耽酒嗜音,峻字雕牆。

  玄宗最寵愛者,一個貴妃,叫做楊太真。那貴妃又背地裡寵一個胡兒,姓安名祿山,腹重三百六十斤,坐綽飛燕,走及奔馬,善舞胡旋,其疾如風。玄宗愛其驍健,因而得寵。祿山遂拜玄宗為父,貴妃為母,楊妃把這安祿山頭髮都剃了,擦一臉粉,畫兩道眉,打一個白鼻兒。用錦繡彩羅,做成柵褓,選粗壯宮蛾數人扛抬,繞那六宮行走。當時則是取笑,誰知浸潤之間,太真與祿山為亂。一日,祿山正在太真宮』卜行樂。宮娥報道:「駕到!」祿山矯捷非常,逾牆拌去。貴妃倫惶出迎,冠發散亂,語言失度,錯呼聖上為郎君。玄宗駕即時起,使六宮大使高力士、高畦送太真歸第,使其省過。貴妃求見夭於不得,涕位出宮。

  卻說玄宗自離了貴妃三日,食不甘味,臥不安席。高力士探知聖意,啟奏道:「貴妃晝寢困倦,言語失次,得罪萬歲御前。今省過三日,想已知罪,萬歲爺何不召之?」玄宗命高殲往看妃於在家作何事。高計奉旨到楊太師私第,見過了貴妃,回奏天子,言:「娘娘容顏愁慘,梳沐俱廢。一見奴婢,便問聖上安否,淚如而下。乃取妝台對鏡,乎持並州剪刀,解散青絲,剪下一縷,用五彩絨繩結之,手自封記,托奴婢傳語,送到御前。娘娘含淚而言:『妾一身所有,皆出皇上所賜。只有身體發膚,受之父母,以此寄謝聖恩,願勿忘七夕夜半之約。,」原來玄宗與貴妃七夕夜半,曾在沉香亭有私誓,願生生世世同案同枕。此時玄宗聞知高汁所奏,見貴妃封寄青絲,拆而觀之,淒然不忍。即時命高力士用香車細輦,迎貴妃入宮。自此愈加寵幸。

  其時四方貢獻不絕:西夏國進月佯琵琶,南越國進五笛,西涼州進葡萄酒,新羅國進白鷂於。這葡萄酒供進御前,琵琶賜與鄭觀音,玉笛賜與御弟寧王,新羅白鷂賜與崔丞相。後因李白學士題沉香亭牡丹詩,將趙飛燕比著大真娘娘,暗藏譏刺,被高力士奏告貴妃,位訴天子,將李白黜貶。崔丞相元來與李白是故交,事相連累,得旨令判河北定州中山府。正是:   老龜烹不爛,遺禍及枯桑。

  崔丞相來到定州中山府,遠近接入進府,交割牌印了畢。在任果然是如水之清,如秤之平,如繩之直,如鏡之明。下一月之間,治得府中路不拾遺。時遼天寶春初:
  春,春,柳嫩花新,梅謝粉;草鋪茵、鴦啼北裡,燕語南鄰。郊原嘶寶馬,紫陌廣香輪。日暖冰消水綠,風和雨嫩煙輕。東閣廣排公子宴,錦城多少看花人。

  崔丞相有個衙內,名喚崔亞,年紀二十來歲。生得美大夫,性好敗獵,見這春問天色,宅堂裡叉手向前道:「告爹爹,請一日嚴假,欲出野外遊獵。不知爹爹尊意如何?」相公道:「吾兒出去,則索早歸。」衙內道:「領爹尊旨。則是兒有一事,欲取復慈父。」相公道:「你有甚說「衙內道:「欲借御賜新羅白鷂同往。」相公道:「好,把出去照管,休教失了。這件物是上方所賜,新羅國進到,世上只有這一隻,萬勿走失!上方再來索取,卻是那裡去討?」衙內道:「兒帶出去無妨。但只要光耀州府,教人看玩則個。」相公道:「早歸,少飲。」衙內借得瀕羅白鷂,令一個五放家架著。果然是那裡去討!牽將鬧裝銀鞍馬過來,衙內攀鞍上馬出門。名是說話的當時同年生,井肩長,勸住崔衙內,只好休去。千不合,萬不合,帶這只新羅白鷂出來,惹出一」場怪事。真個是亙古未聞,於今罕有。有詩為證:
    外作禽荒內色荒,濫沾些子又何妨?

    早晨架出蒼鷹去,日暮歸來紅粉香。
  崔衙內尋常好敗獵。當日借得新羅白鷂,好生喜歡。教這五放家架著。一行人也有把水磨角靶彈弓,雁木鳥椿彎於,架眼圓鐵爪嘴彎鷹,牽拾耳細腰深口犬。出得城外,穿桃溪,過梅塢,登綠楊林,涉芳草渡,杏花村高懸倆望,茅誘畔低亞青簾。正是:
    不暖不寒天氣,半村半郭人家。

  行了二三十里,覺道各人走得辛苦,尋一個酒店,衙內推鞍下馬,入店問道:「有甚好酒買些個?光犒賞眾人助腳力。」只見走一個酒保出來唱啼。看那人時,生得:
  身長八尺,豹頭燕領,環眼骨淺,有如一個距水斷橋張翼德,原水鎮上王彥章。

  衙內看了酒保,早吃一驚道:「怎麼有這般生得惡相貌的人?」酒保唱了暗,站在一邊。衙內教:「有好酒把些個來吃,就犒賞眾人。」那酒保從裡面掇一桶酒出來。隨行自有帶著底酒盞,安在卓上。篩下一盞,先敬衙內:
  酒,酒,酒,邀朋會友。君莫待,時長久,名呼食前,禮於茶後。臨風不可無,對月須教有。李白一飲一石,劉伶解醒五斗。公子沾唇臉似桃,佳人入腹腰如柳。

  衙內見篩下酒色紅,心中早驚:「如何恁地紅!」踏著酒保腳跟,入去到酒缸前,揚開缸蓋,只看了一看,嚇得衙內:     頂門上不見三魂,腳底下蕩散七魄。

  只見血水裡面浸著浮米。衙內出來,教一行人且莫吃酒,把三兩銀子與酒保,還了酒錢。那酒保接錢,唱喏謝了。衙內攀鞍上馬,離酒店,又行了一二里地,又見一座山岡。元來門外謂之郭,郭外謂之郊,郊外謂之野,野外謂之迫。行了半日,相次到北嶽恒山。一座小峰在恒山腳下,山勢果是雄勇:   山,山,突兀回環。羅翠黛,列青藍,洞雲縹緲,澗水滑琴。巒若乾山外,嵐光一望間。暗想雲峰尚在,宜陪謝履重攀。季世七賢雖可愛,盛時四皓豈宜閒。   衙內恰待上那山去,抬起頭來,見山腳下立著兩條木栓,柱上釘著一面版牌,牌上寫著幾句言語。衙內立馬看了道:「這條路上恁地利害!」勒住馬,叫:「回去休!」眾人都趕上來,衙內指著版牌,教眾人看。有識字的,讀道:   「此山通北嶽恒山路,名為定山。有路不可行。其中精靈不少,鬼怪極多。行路君子,可從此山下首小路來往,切不可經此山過。特預稟知。

  「如今卻怎地好?」衙內道:「且只得回去。」待要回來,一個屹膊上架著,一枚角畸,出來道:「復衙內:男女在此居,上面萬千景致,生數般蹺溪作怪直錢的飛禽走獸。衙內既是出來敗獵,不入這山去,從小路上去,那裡是平地,有甚飛禽走獸?可惜閒了新羅白鷂,也可惜閒了某手中角鷹。這一行架的小鷂、獵狗、彈弓、彎於,都為棄物。衙內道:「也說得是,你們都聽我說,若打得活的歸去,到府中一個賞銀三兩,吃幾杯酒了歸;若打得死的,一人賞銀一兩,也吃幾杯酒了歸;若都打不得飛禽走獸,銀子也沒有,酒也沒得吃。」眾人各應了賭。

  衙內把馬摔一鞭,先上山去。眾人也各上山來。可煞作怪,全沒討個飛禽走獸。只見草地裡掉掉地響。衙內用五輪八光左右兩點神水,則看了一看,喝聲彩!從草裡走出一隻乾紅兔兒來。眾人都向前,衙內道:於若捉得這紅兔兒的,賞五兩銀子!」去馬後立著個人,手探著新羅白鷂。衙內道:「卻如何不去勒?」閒漢道:「告衙內:未得台旨,不敢擅便。」衙內道一聲:「快去!」那閒漢領台旨,放那白鷂於勒紅兔兒。這白鷂見放了手,一翅箭也似便去。這兔兒見那白鷂趕得緊,去淺草叢中便鑽。鷂子見兔兒走的不見,一翅逕飛過山嘴去。衙內道:「且與我尋白鷂子!」衙內也勒著馬,轉山去趕。趕到山腰,見一所松林:

 鬆,鬆。節峻陰濃,能耐歲,解凌冬。高侵碧漢,森聳青峰。億奚形如蓋,虯幻勢若龍。茂葉風聲瑟瑟,繁枝月影重重。四季常持君子操,五株曾受大夫封一衙內手描著水磨角靶彈弓,騎那馬趕。看見白鷂子飛入林子裡面去,衙內也入這林子裡來。當初白鷂子脖項上帶著一個小鈴兒。林子背後一座峭壁懸崖,沒路上去,則聽得峭壁頂上鈴兒響。衙內抬起頭來看時,吃了一驚,道:「不曾見這般蹺踢作怪底事!」卻那峭壁頂上,一株大樹底下,坐著一個一丈來長短骷髏:   頭上襄著鍁金蛾帽兒,身上錦袍的的,金甲輝輝。錦袍的的,一條抹額荔枝紅;金甲輝輝,靴穿一雙鸚鵝綠。看那骷髏,左手架著白鷂,右手一個指頭,撥那鷂子的鈴兒,口裡噴噴地引這白鷂子。衙內道:「卻不作怪!我如今去討,又沒路上得去。」只得在下面告道:「尊神,崔某不知尊神是何方神聖,一時走了新羅白鷂,望尊神見還則個!」看那骷髏,一似佯佯不彩。似此告了他五七番,陪了七八個大賭。這人從又不見一個人林於來,骷髏只是不彩。衙內忍不得,拿起手中彈弓,拽得滿,覷得較親,一彈於打去。一聲響亮,看時,骷髏也不見,白鷂子也不見了,乘著馬,出這林子前,人從都不見。著眼看那林子,四下都是青草。看看天色晚了,衙內慢慢地行,肚中又饑。下馬離鞍,弔綴牽著馬,待要出這山路口。看那天色:

  卻早紅日西沉,鴉鵲奔林高嗓。打魚人停舟罷悼,望客旅貪程,煙村縧繞。山寺寂寥,玩銀燈、佛前,點照。月上東郊,孤村酒稀收了。彩樵人回,攀古道,過前溪,時聽旅啼虎嘯,深院佳人,望夫歸、倚門斜靠。   衙內獨自一個牽著馬,行到一處,卻不是早起入來的路。星光之下,遠遠地望見數間草屋。衙內道:「慚愧,這裡有人家時,卻是好了。」逕來到跟前一看,見一座莊院:

  莊,莊,臨堤傍岡,青瓦屋,白泥牆。桑麻映日,榆柳成行。山雞鳴竹塢,野犬吠村坊。淡藩煙冕草舍,輕盈霧罩田桑。家有餘糧雞犬飽,戶無謠投子孫康。

  衙內把馬系在莊前柳樹上;便去叩那莊門。衙內道:「過往行人,迷失道路,借宿一宵,來日尋路歸家。莊裡無人答應。衙內又道:「是見任中山府崔丞相兒子,因不見了新羅白鷂,迷失道路,問宅裡借宿一宵。」敲了兩三次,方才聽得有人應道:「來也,來也!」鞋履響,腳步嗚,一個人走將出來開門。衙內打一看時,叫聲苦!那出來的不是別人,卻便是早間村酒店裡的酒保。衙內問道:「你如何卻在這裡?酒保道:「告官人:這裡是酒保的主人家。我卻人去說了便出來。」酒保去不多時,只見幾個青衣,簇擁著一個著乾紅衫的女兒出來:
    吳道子善丹青,措不出風流體段;
    測文通能舌辨,說不盡許多精神。

  衙內不敢抬頭:「告娘娘,崔亞迷失道路,敢就貴莊借宿一宵。來日歸家,丞相爹爹卻當報效/只見女娘道:「奴等衙內多時,果蒙寵訪。請衙內且入敝莊。」衙內道:「豈敢輒入!」再三再四,只管相請。衙內唱了賭,隨著入去。到一個草堂之上,見燈燭熒煌,青衣點將茶來。衙內告娘娘:「敢問此地是何去處?娘娘是何姓氏?」女娘聽得問,啟一點朱唇,露兩行碎玉,說出數句言語來。衙內道:「這事又作怪!」茶罷,接過盞托。衙內自思量道:先自肚裡義饑,卻教吃茶!」正恁沉吟間,則見女娘教安排酒來。道不了,青衣掇過果卓。頃刻之間,咄嗟而辦:

  幕天席地,燈燭熒煌。筵排異皿奇杯,席展金毗王學。珠吞壯成異果,玉盤簇就珍羞。珊瑚筵上,青衣美麗捧霞飭;硫刀杯中,粉面丫鬟斟玉液。

  衙內叉手向前:「多蒙賜酒,不敢抵受。」女娘道:「不妨。屈郎少飲。家間也是勛臣貴戚之家。」衙內道:「不敢拜問娘娘,果是那一宅?」女娘道:「不必問,他日自知。」衙內道:「家間父母望我回去,告娘娘指路,令某早歸。」女娘道:「不妨,家間正是五伯諸侯的姻眷,衙內又是宰相之子,門戶正相當。奴家見爹爹議親,東來不就,西來不成,不想姻緣卻在此處相會!」渤聽得說,愈加心慌,卻不敢抗違,則應得咯。一杯兩盞,酒至數巡。衙內告娘娘:「指一條路,教某歸會。女娘道:「不妨,左右明日教爹爹送衙內歸。衙內道:「男女不同席,不共食,自古『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』。深恐得罪於尊前。叫女娘道:「不妨,縱然不做夫婦,也待明日送衙內回去。

  衙內似夢如醉之間,則聽得外面人語馬嘶。青衣報道:「將軍來了。」女娘道:「爹爹來了,請衙內少等則個。」女娘輕移蓮步,向前去了。衙內道:「這裡有甚將軍?」捏手捏腳,尾著他到一壁廂,轉過一個閣兒裡去,聽得有人在裡面聲喚。衙內去黑處把舌尖娥開紙窗一望時,嚇得渾身冷汗,動撢不得,道:「我這性命休了!走了一夜,卻走在這個人家裡。」當時衙內窗眼裡,看見閣兒裡兩行都擺列朱紅椅子,主位上坐一個一丈來長短骷髏,卻便是日間一彈子打的。且看他如何說?那女孩兒見爹爹叫了萬福,間道:「爹爹沒甚事/骷髏道:「孩兒,你不來看我則個!我日間出去,見一隻雪白鷂子,我見它奇異,捉將來架在手裡。被一個人在山腳下打我一彈子,正打在我眼裡,好疼!我便問山神土地時,卻是崔丞相兒子崔衙內。我若捉得這廝,將來背剪縛在將軍柱上,劈廖取心。左手把起酒來,右手把著他心肝;吃一杯酒,嚼一塊心肝,以報冤仇。

  說猶未了,只見一個人,從屏風背轉將出來,不是別人,卻是早來村酒店裡的酒保。將軍道:「班犬,你聽得說也不曾?」班犬道:「才見說,卻不叵耐,崔衙內早起來店中向我買酒吃,不知卻打了將軍的眼!」女孩兒道:「告爹爹,他也想是誤打了爹爹,望爹爹饒恕他!」班犬道:「妹妹,莫怪我多口。崔衙內適來共妹妹在草堂飲酒。」女孩兒告爹爹:「崔郎與奴飲酒,他是五百年前姻眷。看孩兒面,且饒恕他則個!」將軍便只管焦躁,女孩兒只管勸。衙內在窗於外聽得,道:「這裡不走;更待何時!」走出草堂,開了院門,跳上馬,摔一鞭,那馬四只蹄一似翻盞撒鈸,道不得個「慌不擇路」,連夜胡亂走到天色將曉,離了定山。衙內道:「慚愧!

  正說之間,林子裡搶出十餘個人來,大喊一聲,把衙內簇住。衙內道:「我好苦!出得龍潭,又入虎穴!」仔細看時,卻是隨從人等。衙內道:「我吃你們一驚!」眾人間衙內:「一夜從那裡去來?今日若不見衙內,我們都打沒頭腦惡官司。」衙內對眾人把上項事說了一遍。眾人都以手加額道:「早是不曾壞了性命!我們昨晚夜不敢歸去,在這林子裡等到今日。早是新羅白鷂,元來飛在林於後面樹上,方才收得。」那養角鷹的道:「復衙內:男女在此土居,這山裡有多少奇禽異獸,只好再人去出獵。可惜擔擱了新羅白鷂。」衙內道:「這廝又來!」眾人扶策著衙內歸到府中。一行人離了犒設,卻入堂裡,見了爹媽,唱了暗。相公道:「一夜你不歸,那裡去來?憂殺了媽媽。」衙內道:「告爹媽JL子昨夜見一件詫異的事!」把說過許多活,從頭說了一遍。相公焦躁:「小後生亂道胡說!且罰在書院裡,教院子看著,不得出離!」衙內只得入書院。

  時光似箭,日月如梭,拈指間過了三個月。當時是夏間天氣:   夏,夏,雨餘亭廈,紈扇輕,煎風乍,散發披襟,彈棋打馬。古鼎焚龍涎,照壁名人畫。當頭竹往風生,兩行青鬆暗瓦。最好沉李與浮瓜,對青搏旋開新鮮。

  衙內過三個月不出書院門。今日天色卻熱,且離書院去後花園裡乘涼。坐定,衙內道:「三個月不敢出書院門,今日在此乘涼,好快活!」聽那更點,早是二更。只見一輪月從東上來:   月,月,元休無歇,夜東生,曉西滅。少見團圓,多逢嗚缺。偏宜午夜時,最稱三秋節。幽光解放嚴霜,皓色能欺瑞雪。穿窗深夜忽清風,曾遣離人情慘切。

  衙內乘著月色,閒行觀看。則見一片黑雲起,雲綻處,見一個人駕一輪香車,載著一個婦人。看那駕車的人,便是前日酒保班大。香車裡坐著乾紅衫女兒,衙內月光下認得是莊內借宿留他吃酒的女娘,下車來道:「衙內,外日奴好意相留,如何不別而行?」衙內道:「好!不走,左手把著酒,右手把著心肝做下口。告娘娘,饒崔某性命!」女孩兒道:「不要怕,我不是人,亦不是鬼,奴是上界神仙,與衙內是五百年姻眷,今時特來效於飛之樂。」教班犬自駕香車去。衙內一時被她這色迷了。

  色,色,難離易惑,隱深閨,藏柳陌。長小人志,滅君子德。後主謾多才,紂王空有力。傷人不痛之刀,對面殺人之賊。方知雙眼是橫波,無限賢愚被沉溺。

  兩個同在書院裡過了數日。院子道:「這幾日衙內不許我們入書院裡,是何意故?」當夜張見一個妖媚的婦人。院子先來復管家婆,便來復了相公。相公焦躁做一片,仗劍入書院裡來。衙內見了相公,只得唱個噶。相公道:「我兒,教你在書院中讀書,如何引惹鄰舍婦女來?朝廷得知,只說我縱放你如此,也妨我兒將來仕路!」衙內只應得暗:「告爹爹,無此事。」卻待再問,只見屏風後走出一個女孩兒來,叫聲萬福。相公見了,越添焦躁,仗手中寶劍,移步向前,喝一聲道:「著!」劍不下去,萬事俱休,一劍下去,教相公倒退三步。看手中利刃,只剩得劍靶,吃了一驚,到去住不得。只見女孩兒道:「相公休焦!奴與崔郎五百年姻契,合為夫婦。不日同為神仙。」相公出豁不得,卻來與夫人商量,教請法官。那裡捉得住!

  正恁地煩惱,則見客將司來復道:「告相公,有一司法,姓羅名公適,新到任來公參。客司說:『相公不見客。』問:『如何不見客/客將司把上件事說了一遍。羅法司道:『此間有一一修行在世神仙,可以斷得。姓羅名公遠,是某家兄/客司復相公。」相公即時請相見。茶湯罷,便問羅真人在何所。得了備細,便修札子請將羅公遠下山,到府中見了。崔丞相看那羅真人,果是生得非常。便引到書院中,與這婦人相見了,羅真人勸諭那婦人:「看羅某面,放舍崔衙內。」婦人那裡肯依。羅真人既再三勸諭,不從。作起法來,忽起一陣怪風:   風,風,蕩翠飄紅,忽南北,忽西東。春開柳葉,秋謝梧桐。涼入朱門內,寒添陋巷中。似鼓聲搖陸地,如雷響振晴空。乾坤收拾塵埃淨,現日移陰卻有功。

  那陣風過處,叫下兩個道童來。一個把著一條縛魔索,一個把著一條黑柱杖,羅真人令道童捉下那婦女。婦女見道童來捉,他叫一聲班犬。從虛空中跳下班大來,忿忿地擎起雙拳,竟來抵敵。元來邪不可以於正,被兩個道童一條索子,先縛了班大,後縛了乾紅衫女兒。喝教現形,班大變做一隻大蟲,於紅衫女兒變做一個紅兔兒,道:「骷髏神,元來晉時一個將軍,死葬在定山之上。歲久年深,成器了,現形作怪。」羅真人斷了這三怪,救了崔衙內性命。從此至今,定山一路太平無事。這段話本,則喚做《新羅白鷂》、《定山三怪》。有詩為證:

    虎奴兔女活骷俱,作怪成群山上頭。     一自真人明斷後,行人但道永無憂。

第二十卷    計押番金鰻產禍

    終日昏昏醉夢間,忽聞春盡強登山。     因過竹院逢僧話,又得浮生半日閒。

  話說大宋徽宗朝有個官人,姓計名安,在北司官廳下做個押番。止只夫妻兩口兒。偶一日,下番在家,天色卻熱,無可消遣,卻安排了釣竿,迄逞取路來到金明他上釣魚。釣了一日,不曾發市。計安肚裡焦躁,卻待收了釣竿歸去,覺道浮於沉下去,鈞起一件物事來。汁安道聲好,不知高低:「只有錢那裡討!」安在籃內,收拾了竿子,起身取路歸來。一頭走,只聽得有人叫道:「計安!」回頭看時,卻又沒人。又行又叫:「計安,吾乃金明池掌。汝若放我,教汝富貴不可言盡;汝若害我,教你合家人口死於非命。」仔細聽時,不是別處,卻是魚籃內叫聲。計安道:「卻不作怪!」一路無話。

  到得家中,放了竿子籃兒。那渾家道:「丈夫,快去廳裡去,太尉使人來叫你兩遭。不知有甚事,分付便來。」計安道:「今日是下番日期,叫我做甚?」說不了,又使人來叫:「押番,太尉等你。」計安連忙換了衣衫,和那叫的人去乾當官的事。了畢,回來家中,脫了衣裳,教安排飯來吃。只見渾家安排一件物事,放在面前。押番見了,吃了一驚,叫聲苦,不知高低:「我這性命休了!」渾家也吃一驚道:「沒甚事,叫苦連聲!」押番卻把早間去釣魚的事說了一遍,道:「是一條金鰻,它說:『吾乃金明池掌,若放我,大富不可言;若害我,教我合家死於非命。』你卻如何把它來害了?我這性命合休!」渾家見說,啐了一口唾,道:「卻不是放屁!金鰻又會說起後來!我見沒有下飯,安排他來吃,卻又沒事。你不吃,我一發吃了。」計安終是悶悶不已。

  到得晚間,夫妻兩個解帶脫衣去睡。渾家見他懷悶,離不得把些精神來陪侍他。自當夜之間,那渾家身懷六甲,只見眉低眼慢,腹大乳高。倏忽間又十月滿足。臨盆之時,叫了收生婆,生下個女孩兒來。正是:     野花不種年年有,煩惱無根日日生。

  那押番看了,夫妻二人好不喜歡,取名叫做慶奴。

  時光如箭,轉眼之間,那女孩兒年登二八,長成一個好身材,伶俐聰明,又教成一身本事。爹娘憐惜,有如性命。時遇靖康丙午年間,士馬離亂。因此計安家夫妻女兒三口,收拾隨身細軟包裹,流落州府。後來打聽得車駕杭州駐曄,官員都隨駕來臨安。計安便迤裡取路奔行在來。不則一一日,三口兒入城,權時討得個安歇,便去尋問;日日官員相見了,依;臼收留在廳著役,不在話下。計安便教人尋間房,安頓了妻小居住。不止一日,計安覷著渾家道:「我下番無事,若不做些營生,恐坐吃山空,須得些個道業,來相助方好。」渾家道:「我也這般想,別沒甚事好做,算來只好開一個酒店。便是你上番時,我也和孩兒在家裡賣得。」計安道:「你說得是,和我肚裡一般。」便去理會這節事。

  次日,便去打合個量酒的人。卻是外方人,從小在臨安討衣飯吃,沒爹娘,獨自一人,姓周名得,排行第三。安排都廠,選吉日良時,開張店面。週三就在門前賣些果於,自捏合些湯水。到晚問,就在計安家睡。計安不在家,那娘兒兩個自在家中賣。那週三直是勤力,卻不躲懶,倏忽之間,相及數月。忽朝一日,計安對妻子道:「我有句話和你說,不要嗔我。」渾家道:「卻有甚事,只管說。」計安道:「這幾日我見那慶奴,全不像那女孩兒相態。」渾家道:「孩兒日夜不曾放出去,外沒甚事,想必長成了恁麼!」計安道:「莫托大!我見他和週三兩個打眼色。」當日沒話說。   一日,計安不在家,做娘的叫那慶奴來:「我兒,娘有件事和你說,不要瞞我。」慶奴道:「沒甚事。」娘便說道:「我這幾日,見你身體粗丑,全不像模樣。實對我說。慶奴見問,只不肯說。娘見那女孩兒前言不應後語,失張失志,道三不著兩,面上忽青忽紅,娘道:「必有緣故!」捉住慶奴,搜檢她身上時,只歎得口氣,叫聲苦,連腮贈掌,打那女兒:「你卻被何人壞了?」慶奴吃打不過,哭著道:「我和那週三兩個有事。娘見說,不敢出聲,擷著腳,只叫得苦:「卻是怎的計結?爹歸來時須說我在家管甚事,裝這般幌子!」週三不知裡面許多事,兀自在門前賣酒。